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女主对照组第54节(1 / 2)





  刚开始几百顶,后来都是上千顶帽子,生意越来越红火。

  村里人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他们上当了。如果一顶帽子只赚两块钱,江建业为什么越做越多?

  许翠就是有心眼的人,她和李秀珍是同一年嫁进林庄村,经常被村民们放在一块比较。

  许翠和李秀珍一样都生了三个孩子,而且都是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李秀珍累死累活,也不让女儿辍学,许翠的两个女儿成绩不错,死乞白赖求着念书,可她就是不让。

  去年过年许翠强势逼林二丫辍学去打工,林二丫脾气倔,哭喊着质问许翠,“为什么我不是李婶的女儿。我下辈子再也不要当你女儿。”

  没有人喜欢被人否定,更何况是一个母亲。李秀珍成了许翠心头的一根刺。

  李秀珍和江建业年后回老家做帽子,许翠当时就觉得这事不太对劲。

  后来听说一顶帽子只赚两块钱,她为此还嘲笑过李秀珍。

  可这会儿,她就不怎么确定了。

  为了弄清真相,许翠让在b市打工的大女儿跟在李秀珍后头,看看李秀珍到底卖多少钱一顶。

  李秀珍是上晚班,女孩们上的是三班倒,调了好几天,才终于等到白天休息。

  林大丫偷偷跟在李秀珍后面。李秀珍也不是傻子,村里有哪些孩子出来打工,她又不是不认识。发现林大丫跟着自己,她调了几班公交车直接将人甩开。

  林大丫跟了三次,次次都被甩开,直到第四次,林大丫让自己的工友跟在身后,李秀珍才没有察觉。

  “你说什么?一顶帽子卖30?”林大丫觉得自己幻听了,她妈之前打电话跟她说一顶帽子挣两块钱。她就算不知道材料费多少钱,也能大体估算出成本,一顶帽子材料最多十块钱。再加上人工费五块,也就十五块钱。这么说李秀珍至少赚一半。

  林大丫立刻打电话告诉她妈。

  很快村里人都知道李秀珍在省城卖帽子,一顶卖30块钱。

  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块讨论,“你们说一顶帽子能挣多少钱?”

  “我觉得她至少挣二十。”

  有人不相信,“不能吧?这帽子材料很贵的。就说这羽毛一根就要好几块钱的。”

  许翠气得直哼哼,“成本最多十五。她至少挣十块,却骗我们说挣两块。他们两口子这是在剥削咱们!”

  ‘剥削’在六七十年代是个很严重的事情,江建业和李秀珍两口子可能还会挨批斗。

  但现在是2000年,‘剥削’充其量只能算个贬义词。

  村民们越想越不甘心,他们聚在一块嘀嘀咕咕。

  等江建业来收帽子时,许翠趁机提出涨工钱,“你们两口子的帽子卖得这么好,我们给你们赚了这么多钱,你怎么也得涨点吧?”

  江建业在来的路上,已经从大姐口中得知事情经过。他也猜到这些人会心有不甘要作妖。

  这会儿他面不改色,问他们要涨多少?

  许翠见他将主动权交到她手上,以为他妥协了,立刻狮子大开口,“一个怎么也得涨五块。”

  江建业不会讨价还价,见对方要这么多,他也来了气,“我涨不起。你们要是不想做,剩下的材料都还给我。”

  村民们听到他不让他们做,不愿意放弃这么好的挣钱机会,齐齐看向许翠。

  这么多双眼睛盯着,许翠下不来台,“不做就不做。谁稀罕!明明是你们两口子贪心!我不过是为大家争取权益。”

  江建业笑容不变,“我知道你嫌贵,我也没说什么呀。我要是给你涨了,其他人都得跟着涨。我出不起。你要是觉得自己能卖出去,那就自己做,自己卖。我不会拦着。”

  许翠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但她没想到会被江建业大咧咧说出来,面色上讪讪地。

  江建业又看向其他人,“如果你们不想做,我也不会逼你们。”

  其他人见江建业目光灼灼盯着他们,只能硬着头皮表态,“建业,我们没想涨价。五块就五块吧。挺好的。”

  他们不像许翠有女儿在b市打工能帮着卖,他们只要老老实实待在家挣些辛苦钱就行了。

  江建业又去别的家转了一圈,有女儿在b市打工的人家都选择单干,其他人家没有人帮忙卖帽子,老老实实继续做帽子。

  江建业也没有勉强,他转身就去别的村找人。

  像这种手工费没什么难度,就是需要耐心。换个人做也是一样的。

  他只需要给他们分配好量,然后教他们怎么做就行。

  两个村子加起来一共有一百个人帮他做,每人每天做两个,一天也有两百个。七天就是一千四百个,足够他媳妇和小女儿卖了。

  第50章 两口子的打算

  再说许翠这边,她和其他人一块将做的帽子寄给女儿,林大丫收到之后,想拉妹妹一块去市中心卖。

  林二丫说什么都不去,她挣的工资一分钱都不能剩,全都上交,她凭什么还要累死累活卖帽子。

  林大丫叫不动妹妹,只好和其他小姐妹一块去卖。

  为了避免竞争,她们到了市中心就分开。

  要价也是三十,只是她们从未做过生意,脸皮又薄,愣是不敢张嘴叫卖。

  等林大丫好不容易克服羞耻,张嘴叫卖时,已经是一个小时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