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女主对照组第64节(1 / 2)





  江雨欣对于大表姐阔别四年,还想捡回书本的勇气是相当佩服的。

  当初要不是小妹逼她,就没有她的今天。现在大表姐主动学习,这份精神就比她强。

  江雨欣没有拒绝,立刻把自己用过的书本和笔记全部找出来,满满当当装了一口袋,“都在这里。大表姐以前成绩就比我好,只要用心考,她一定能考上的。”

  江雨彤也佩服大表姐的勇气,夸了几句。

  大姑叹了口气,“希望能考上吧。要不然真要成村里笑话了。”

  为了念书悔了这么好的婚事,万一没考上,大女儿可就成老姑娘了。可大女儿铁了心,跪下来求她,她到底不忍心。说到底,当初她要是知道职高也能对口单招,又何必耽误大女儿四年。真是想想就后悔。

  江雨彤只能劝她放宽心,“以后要是大表姐考上大学,您就享福了。”

  大姑被她逗笑,“你这小嘴太甜了。”

  说了一会儿话,大姑和大表姐抬着一口袋书本离开了。

  翌日,江建业和李秀珍带着三个孩子去了省城。

  这次主要给两个孩子办转学。江雨欣跟来是想提前去学校看看。

  一家五口直接去了省城买的房子。上个月刚刚拿到的新房,毛坯交付,两室两厅,面积70.68平,总价15万8千。江建业找了个工人,把墙面粉刷,在屋里添置几件二手家具,就这么住下了。

  不过这新房比他们租的地方干净多了。

  江雨彤也没指望父母会花钱装修。她和姐姐住主卧,江雨恒住次卧。就这么定下来了。

  他到了地方一迭声追问,“爸,妈,咱家面包车呢?我想去兜风?”

  江建业揉了揉儿子的脑袋,“咱家车不在这儿。下回吧。”

  江建业和李秀珍不住在这边,他们住在废品回收站那边。那地方离这儿太远,一来一回不方便。面包车也停在那边。

  接下来就是转学的事情。

  江雨恒名下有房子,又是省城户口。李秀珍带着江雨恒到凤凰路小学,学校审核完他的材料,确定无误后,直接将档案接收,通知他开学过来报道。

  倒是江雨彤这边有了分歧。

  江建业和李秀珍的意思是让小女儿在离家近的学校念书,这样也能方便照顾弟弟。

  可江雨彤想上省城最好的高中,给的理由相当充分,“现在高中都是住校的。我又不能回来照顾他。学校近不近有什么用。”

  一句话将江建业堵死。

  江雨彤拿着成绩单直接去了外国语高中报名。

  省城这边的高中正在招生,学生已经将报名表填上来了,江雨彤来的时候,老师们正在为招生做准备。

  得知有个s市的学生前来报名,招生办的老师接待了她。

  外国语是所私立高中,学费比普通高中贵了三倍,而且还开设了国际班,为留学生提供服务。

  他们学校搞的是教育,但学校也要挣钱。想要拉到好生源,靠的就是各大名校的保送名额和高考成绩。

  招生老师将江雨彤的成绩单看了又看,这么好的苗子要是放走真是太可惜了。

  可是他们学校的新生录取名额是教育局定下来的,他们也没办法更改。

  于是招生老师立刻将这事告诉校长。

  跨市转校,而且还是全市第一,即有可能是省高考状元的竞争人选。

  这样的学生多少都不嫌多,校长特地跑了一趟教育局,申请给他们学校再加一个名额。

  教育局这边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特地为这事开了个会,最后同意外国语高中校长的要求,加了一个名额。

  校长这边去了教育局,招生老师让江雨彤先回去等消息,“你放心,你的成绩很好。就算名额暂时不够,也可以等录取完,再转过来。一样能上。”

  江雨彤吃了颗定心丸,回去等消息了。

  她回到家,江建业和李秀珍看她脸色不太好,以为她没被选上,立刻安慰她,“省城有许多好学校。离家这个学校也不错,全省排名前三。”

  这倒不是李秀珍在糊弄女儿。

  他们当初选这个小区就是因为这是学区房,小区附近的学校都很不错,师资力量都很雄厚。不比外国语差。

  江雨彤没说什么。有最好的学校,她为什么要去次一等。

  到了下午,学校老师给她来了电话,江雨彤立刻将好消息告诉父母。

  小女儿上学的事情定下来,江建业和李秀珍开始发愁儿子怎么办?

  “要不然让你妈过来?”江建业想来想去,也只能让岳母过来照顾儿子。

  李秀珍有些为难,她这次回家,她妈说大哥家的孩子没人照顾,她要回家照顾他。

  江雨恒语出惊人,“不用了,我也住校好了。”

  省城这边的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就可以住校。而且这边跟老家还不太一样,老家小学只上到五年级,这边却要上到六年级。

  江建业有些怀疑,“你能行吗?你什么都不会。”

  “这有什么不行的。你们常年不在家,外婆年纪又大,两个姐姐又在县城上学,我自己就能照顾自己。洗衣、叠被、打扫卫生、学习我都可以自己来。你们不用担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