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3节(2 / 2)


  “学校领导听说了贾家村的旅游开发的事情,特别重视,就让我带着今年要毕业的师兄师姐们来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那真是太感谢您了,我现在正缺人手,尤其是缺专业的人士,对各单位将要送递的标书进行审核。我都已经做好了到学校求助的打算,您来了,可真是雪中送炭呀。”

  “学校领导这些都看好这个项目,我们也是想来帮忙,顺便,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嘛。”

  贾家村的农业生物方面的新发现报告已经递上去了,还在层层审批之中,但学校各级对贾家村的重视程度已经提到最高,正好遇到这么个机会,他们建院一方面来打好关系做个顺水人情,另一方面也算是学生的毕业实习。

  "那好,就请老师们自便,我这边会议要开始了,实在是忙不过。"说着她把二虎叫了过来,"这是村干部贾二虎,老师您有事找他就成。"

  接待了老师以后贾珍珍连忙去找村长,因为她发现一个大疏漏,来了这么多人,说明会一结束就是饭点,远来的都是客,不可能不招待呀。这上百号人的大场子却是不好操作了。

  村长一听她说的事都一阵脑袋疼,

  "这,这咋整呀,村里面一点预备都没有呀!"

  "都到这份上了,只能硬着头皮干了呀!来的人不仅是管咱工程建设的大事,本身也是行业里的人物,还有记者媒体朋友,今儿这顿不招待好咯可就丢分了。"贾珍珍也急了,戏都快开场了,还出了大纰漏。

  村长把心一横,道,

  "你去台上准备开始,我去让翠花,胖嫂几个负责这事,来的都是客,我们一样待了!"

  贾珍珍面露担忧,但时间已经快到了,会议推迟更不好看,她叮嘱道,

  "叔,来的人都是见过大场面的,也硬别往那富贵全上凑,就体现咱们村的特色就好了。"

  "成,你放心,叔心里有数,保管把这事办体面了。"因为他想起了一个人,贾珍珍她妈妈,这家子生活富裕,见过世面,这位又是个精明强干的,正适合拉来做事。

  第46章 八方来客汇聚一堂(二)

  时间逼近十一点了, 陆陆续续,各个参与竞标的企业开始落座在台下了。七八十人的位置坐了个满满当当,来观摩学习的师兄师姐们只得站在场外,记者媒体们则是拿着照相机四处采风。贾珍珍深吸一口气, 绽放一抹微笑, 款款的走上了台前, 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在外人面前以公司领导人的身份亮相。

  "欢迎各位嘉宾莅临贾家村的招标说明会, 我是贾家村旅游开发项目的负责人, 贾珍珍。"

  她这话一出,下面在座的人都愣了一下, 大多数人的第一想法是, 这位负责人也太年轻了些吧?看上去不到二十岁, 虽然落落大方,容貌极为出色,但越是这样越是叫人没底呀。这样一位看上去没有多少经验的小女娃子来负责这样的项目, 是不是不太靠谱?况且还是甲方, 一个不懂装懂,这沟通起来就痛苦了。果然这位下一句话就让人头大了。

  “在座的各位都是行业里的专业人才, 站着的师兄们都比我这一个外行懂得多。”她莞尔一笑,“所以, 这次的招投标说明会, 我们的要求是没有要求。不设限制, 由各位自由发挥即可。我只阐述我们的理念, 由各位根据我的阐述来做出标书, 然后来说明你的想法。最后选出最契合我们的方案。”

  贾珍珍也知道自己的短板,对于工程建设方面一窍不通,贸然的提一些外行要求,反倒让一个个比甲方强大的多专业人士笑话,落了下成。既如此,她想起了高考的半命题作文,给一段文字,让考生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她现在就是出卷人,干脆由各家公司自由发挥,得到出彩的方案几率更大些呢。别看这没有要求,却反而是最高要求。她逼得各家不投入心思去思考,甲方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怎样的设计方案才能与贾家村的需求契合?而这些都需要站在村子的立场上去思考。况且整个村子的大改造项目,在之前没有先例可供参考,一切全凭摸索,考得就是各个建筑公司的设计理念类的东西,而这些,是大家伙都欠缺的。

  想到这,王总坐不住了,

  “贾小姐,你说的理念是什么东西?”

  “所谓的理念就是观点、思想。落实到我们今天的目的来说,就是结合贾家村的发展方向,是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我们所有的工程建设都是围绕着这一个目的来做文章。

  贾家村的旅游优势是什么呢?秀美的田园风光、生态的乡村民俗风情、特色农业生产、险峻的山地景观、河流湖泊亲水休闲活动等等。那么我们的工程开发项目就围绕着这些来进行。

  比如说,在公路建设方面,从省道接入村子的这一条路,作为游客来这里旅游,我所期待的风景是依山傍水。所以我们的公路希望是沿着河谷曲折蜿蜒,而不是取道截直。游客在进入村子的路上就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比如在三道拐那个地方,公路绕远一些,沿着那颗迎客松修一修,会更好。

  在全村房屋建筑和景观设计方面就有更多的说道了。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是户户有景,家家不同,因地制宜。比如那一家。”贾珍珍指着临河的一户人家,“这一家的房子悬在河床上,如果我是游客,在夏夜,推开窗,能听到潺潺的河水声伴人入眠是多么美好的感受。”

  “这一户,在山坡上,屋角那个位置正对东方,在那个方位修一个八角亭,清晨看日出,秋赏枫叶冬看雪。”

  贾珍珍的想法全都是结合后世自己去过的那些知名景点得来的灵感,琐碎的、零散的,但又是九十年代闻所未闻的。可怜的乙方们受时代眼光的局限能抓住一些头绪,但又说不出所以然来。因为这不仅需要施工方的建造水平还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

  但单听她的描述,再结合山村的实景,这样的地方修建出来会是怎样的与众不同呀。自己都想要来住上几晚上,更别说游客了。这样的旅游景点,一旦竣工,必然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而承建施工方必然会大出风头,想到这,所有的乙方开始蠢蠢欲动了。开始一个个的开始提问,而其他人疯狂的做着笔记,生怕漏听了关键信息。

  “贾小姐,现在是想要把村里面的道路和房屋全部进行改造吗?关于预算方面有什么想法吗?”

  关于这一点她已经计算过了,特产超市每天能产生纯利润1万块,而在还是在她有意控制产量的情况下。比如湖里的鱼,每天只捕捞300公斤、山上的野菜野果这些也只在太过茂盛的时候进行采摘、鸡鸭鹅这些家禽之类的也是控制着出产数量,为的一个是饥饿营销,另一个就是最大限度的维持着自然环境的平衡。而现在,因为村里建设,她可以适当的而加大生产力度,大不了她多补充一点灵气出空间。同时空间里的出产也可以偷偷的混入出产之中。想到这,她的底气足了一些,既然要大干一场就一次到位吧。

  “是的,村里面有100多户村民的住房,全部在改造之列。我们希望的是根据各户村民的居住需求与家庭旅馆的方式相结合。至于预算嘛,当然是希望做到合理的优化。”

  “关于接受投标时间的要求?”

  “还有开标和评标的公布?”

  贾珍珍被一个个问题包围着,也不烦躁,毕竟她的理念在这个年代还是超前了些,比如环保方面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等等,而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并不是一句两句阐释能让人理解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带着这些有意向单位的人实地的走一遍,因地制宜一点点灌输着自己的理念。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升到正中央,她抬头看了一眼,村长站在外围对着她点了点头。她会过意来,控制住场面,

  “现在已经是午饭时间了,村里准备了家常便饭,请大家先去用餐。下午的时候我陪着大家在村里面实地的考察情况,并随时解惑答疑。”

  经过这一上午的折腾,所有人这才觉得饥肠辘辘,跟着村民的带领走去。贾珍珍接过村长递过来的茶水,灌了一大口才缓解了喉咙的沙哑。看了眼人群的方向,奇怪道,

  “叔,怎么大家伙的方向像是去我家呀?”

  “村里面除了你家还有哪有这么宽敞的地方,能同时容纳招待这么些人?再说了,今天这顿午餐由你妈亲自主导的。”

  贾珍珍一听,也跟着村长一起回家了,她也是饿了。

  一路上村长还絮絮叨叨说着他的想法,

  “我刚刚听明白了,反正咱们修的房子、景致是为了吸引游客。我觉得你家那样的就够吸引人了。让他们去见识见识,也算有个谱吧。”

  这话也是,她家的房子到现在还吸引着顾家爷孙俩不肯回家呢。

  李总人富态一些,这会子早饿得不行,走到最前头。那王总也是欠登,两家的竞争关系,他也非要眼巴巴的跟着,生怕他发现了什么自己没看到错过了。

  一踏上贾家所在的那截小路,这见多识广的二位就被震了又震,不说别的,就那条五米宽的青石小道两旁,遍植的一人多高的蔷薇花墙,就足以令人惊叹不已了。说到这儿贾珍珍也是无奈,她一直梦想着种一片蔷薇花墙,新房子一落成,她就从空间里挖了最好的出来。谁知道这花木经过空间改造,俨然成了变种。这几年下来,这条道已经成了村里的奇景,花期之长,花容之胜,叫人叹为观止。碗口大的花已经不知道是蔷薇还是玫瑰了。于是日常这花供村里面的小姑娘们随意采摘、做花酱,只不许糟蹋就好。还有很多婶子们从这挖了花枝去种在房前屋后,村里面到处都能看到蔷薇花。

  惊讶的还没有惊讶完,众人上了坡,来到贾家的院坝里,几百平米大的空间里此刻摆起了十多张空桌子,在贾家厨房外一大溜长桌子是由村小的课桌拼搭起来的,此刻长桌子上整齐的摆放着一叠叠碗盘,贾妈妈带着一群婶子、嫂子们站在院坝里迎接客人。

  村长跟上来解释道,

  “时间仓促,俺们就安排了这么个自助餐的形式,请大家随意取用,都是些乡野特色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