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崩坏的重生路第38节(1 / 2)





  应祥接到宴承德的暗示,扯着不阴不阳的嗓子高声喊道:“众臣肃静!”

  宴承德仍中气不足,说话声音平缓:“众位爱卿说得极是,朕登基二十二年,如今年纪也大了,常觉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这次被歹人下毒暗害,险些丢了性命,如果朕突然走了,留一个混乱的朝局,则邺国危矣。如今东有强秦,南有猛楚,均对邺国虎视眈眈,这太子之位,是该早日定下了。”

  众臣见宴承德同意他们的做法,纷纷下跪直呼万岁,势不两立的双方,都在暗中较劲,想把自己的外孙送上储君宝座。

  柱国公出列奏道:“皇上,二皇子身为您与皇后的长子,是最佳之选!”

  靖国公王大人也不甘示弱:“论才论德,四皇子才是最合格的储君人选!”

  “两位爱卿说得极是,但朕心中早有人选。”宴承德让二人安静。两人听宴承德已有人选,听口气并不是他们外孙中的一个,不由狐疑的看了对方一眼。

  “朕深知自己才能平庸,不能重振邺国,所以誓要选一位才能出众,如先帝一般英明睿智的储君。朕自病倒之后,一直在想诸皇子中谁最合适,直到昨夜才有了答案。应祥,你宣旨吧。”宴承德感叹,让应祥宣读他昨夜亲自拟好的圣旨。

  第42章 神医章 敬

  樊王二臣心中没底,想不到宴承德刚醒,就打了他们个措手不及!二人心中纳闷,怎么最近半年宴承德变了那么多,完全不像之前那个被他们左右的宴承德。

  百官则期待着宴承德挑选的储君是哪位皇子,跪着聆听圣旨。应祥展开圣旨,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奉先皇之诏登基以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未至倦勤,不敢自逸。今朕年事已高,绪应鸿绪,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庆,端在元良……”

  一字一句,如千斤落下,樊王二臣心如雷鼓,一时汗如雨下。

  “……四皇子宴泽业,为国之栋梁,生即祥瑞,长而聪慧,乃天赐邺国之储君。天意所属,兹恪遵初诏,载稽舆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宝册,立为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钦此!”1

  靖国公大喜,叩谢皇恩道:“皇上英明,皇上万岁万万岁!”四皇子一党亦喜不自胜跟着靖国公直呼万岁。

  柱国公彻底愣在当场,这道圣旨如晴天霹雳,让他如坠万丈深渊。这怎么可能,他和皇后精心谋划了这么久,却为他人做了嫁衣!宴承德竟让宴泽业做太子!现在立太子的诏书已下,他不敢再反驳,只得麻木无神的说皇上英明。

  众臣的反应宴承德看在眼里,他揉了揉太阳穴,说:“朕大病初愈,精神不济,今日就到此吧,退朝。”

  后宫中,宴承德又下了一道旨意,晋封王淑妃为昭贵妃,协理后宫。樊皇后听到这个消息,摔了一地东西,听到太子之位花落别家,更气得晕了过去。

  册封太子诏书传出之后,举国热议,有人欢喜有人忧,卫振廷并无过多反应,他相信宴承德的决定。

  “主上,密报。”高见呈上探子快马送来的密报。

  元胤看了之后脸上并无惊讶之色,宴承德选的这个人,还真是个刺头。

  高见也看到了密报中的内容,不禁为元胤担忧:“主上,您也该考虑子嗣之事了,先皇在您这个年纪,已有几位皇子了。”今上的那位皇弟,可是牟足了劲儿的生,要是元胤没有儿子,只怕他驾崩之后,帝位会旁落。高见心中叹道,如果吴铭不是邺国人就好了。

  元胤玩弄着手中的扳指,思考着高见说的话。

  宴长宁用剪刀剪了蜡烛的烛芯,不过会儿室内变得亮堂起来,坐在案边,拿了一本棋谱,照着书摆棋子。她并不精通棋艺,学了这些日子也只弄懂了皮毛,心里焦躁,这个点儿只能摆棋子打发时间。

  玲珑看了看滴漏,提醒宴长宁说:“夫人,您该歇息了。”

  宴长宁解不了棋局,放下书本和棋子,懊恼道:“还是算了,明天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