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十年代单亲妈妈第16节(1 / 2)





  “什么要求?”

  “我要晓丽他爸每个月出四十块钱抚养费。”

  “什么?”吴老婆子跳起来脱口而出:“四十块钱?你怎么不去抢?”

  欧荣眨巴眨巴的看着老太婆。

  行吧!

  钱都收了,咱谁也别装了。

  “我听刘大姐说了,公公婆婆一个人一个月四十多块钱工资,又没有乡下亲戚要养,晓丽是振华唯一的女儿,我要四十块钱抚养费不算多。”

  “你知不知道城里一个普通工人工资多少?十几块,就算我们钢铁厂效益好,临时工一个月十几块,正式工也才二十多块钱,我们老两口熬了三十年,才拿到这个工资。”

  尽管想要破口大骂,吴老太太还是按耐住怒火苦口婆心的劝。

  为了儿子。

  她见欧荣不为所动,再接再厉。

  “再说了,孩子的抚养费得由他爸爸出,你就算是到法院判,法院也是让他爸爸出,哪有让我们老两口出孙女抚养费的道理?”

  “孩子她爸没工作,拿不出来钱,公安也不能硬逼着他拿。”

  老太太说的确实有道理,她要不想拿欧荣啥都要不出来,谁让吴振华是个没本事的呢。

  算了,算了。

  也讹了三百五了,真要找法院判决,三百五都拿不到。

  还是见好就收吧。

  再最后努力一把,欧荣心里想,能多要一点是一点。

  于是欧荣说:

  “婆婆,俺不打算回去了,俺打算让晓丽在京市上学,将来像她爸爸一样,当对国家有用的人。”

  “不回去?”吴老太婆吓了一跳,这姑娘也太敢了吧?她没工作,没户口咋在京市呆?

  要呆也不是不可以,就是每个月都要不少钱。

  没户口就没粮本,不能去粮店买粮,只能去京市下面的生产队换粮食,或者去黑市,

  小孩子读书也要借读费,一个月要三块钱,还要租房子。

  京市的房租可不便宜。

  吴老婆子算算这笔账,她不回去,当初家里给拿的一百三十块钱总得给寄回去吧?

  去掉一百三,她手里还能有两百多块钱。

  这钱看着是多,在京市可不禁花,也就够支持她们母女几个月的。

  要是几个月她还找不到工作……

  老太太生怕欧荣赖上她们家,叹口气说:

  “哎~”

  “到底是我们老两口没教好儿子,既然你们娘俩要留下来,我们老两口也不能不表示,一个月十五块,我们也就能拿出这么多了。”

  “我们年龄大了,眼瞅着要退休,这次把所有的钱都给你了,还倒欠五十块钱,其余的,我们老两口得留下做棺材本。”

  “你也知道,儿子不中用,我们老两口只能自己管自己。”

  “闺女啊,别嫌少啊。”

  看这也确实是她能要出来最多的钱了,欧荣点头答应。

  “那我是每个月来家里取钱吗?”欧荣问。

  那怎么行?儿子小两口结婚以后要住在这里一段日子的。

  她都没敢告诉欧荣儿子要结婚的事儿,就怕她一怒之下不管不顾啥都干得出来,让他看见儿子和儿媳妇那还得了?

  “不行不行。”老太太摇头。

  “你不是和刘招娣认识吗?我把钱给她,你每个月上她家拿钱去吧。”

  “我和刘姐不熟,就是今天偶然碰到说了几句话,我都不知道她家在哪儿。”

  老太太不耐烦:

  “那你也去她家拿,我明天亲自找她说这个事儿,她家是楼下左数第三家,你下个月直接去敲门就行,那五十块钱,我也下个月给你。”

  交易谈成,欧荣就被老太太赶出了门。

  也不提等儿子回来这回事了。

  当然了,欧荣也没忘了篮子里的熏鸡,怎么拎进来的她又怎么拎了出去。

  老太太关上门后呸了一声:“瞅给她抠的。”

  三百多块钱都收了还计较只熏鸡,当她老婆子稀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