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十年代单亲妈妈第30节(1 / 2)





  转头欧荣就去了招待所。

  收银员小李见到她热情的打招呼:

  “姐,你来啦?今天怎么这么早呢?”

  “小李,我过来找你的。”

  欧荣说。

  “我想也是。”小李笑眯眯的说:“要不然工程师们中午都不回来,你来干嘛?有事儿尽管说。”

  欧荣说:

  “小李,你能不能请两个小时假,先带我去趟公安局,找你男朋友他哥出来,我有点事儿想请他帮忙,然后帮我去机关小学接晓丽,带她去国营饭店吃点东西,吃完了把她送回学校就行。”

  “公安局?”小李吓一跳:

  “姐你出什么事儿了?”

  “你先去请假,我路上和你说。”

  “行。”

  不到三分钟,小李就出来了,招待所的工装她也没换,顺手拎了件外套套在外头。

  路上欧荣把和钱兴邦以及赵桂花冲突的事件经过说给小李听。

  小李男朋友也准备和他哥哥一起当公安,现在正在系统培训中,培训完了考试,合格了就能正式参加工作了。

  她耳濡目染下,多少懂点东西,一听欧荣说了前因后果,小李就问:

  “姐,这事儿完全是对方全责啊,你想怎么办?”

  往小了说是邻里纠纷,赔点医药费就算了,往大了说,钱兴邦是犯了偷窃罪,要坐牢,要劳改,要被打成坏分子的。

  他父母要是不和他割裂也要被打成坏分子。

  这就很严重了。

  反而伤人的赵桂花,判不了太重的罪,她家是八倍贫农,成分好,邻里纠纷动手打人是不对,但在这年代挺正常的,顶多送到公安局教育几天就出来了。

  比照着那些家暴犯也是同样,那些打老婆的,甚至都不用进公安局,顶多妇联的人过去讲几句,妇联的人一走,该怎么打还怎么打,只要别打死人就成。

  这时期对暴力犯罪有一定的容忍性,特指家暴,邻里纠纷,只要不造成重大伤害就行。

  但对待坏分子,却是0容忍,甚至会有些过于严厉。

  只要违法犯罪,哪怕只是犯了小小的偷窃罪,只偷了一个馒头。

  妥了。

  坐牢吧,劳改吧,三年起。

  倒买倒卖?

  卖点肉蛋菜。

  五年起。

  卖点值钱东西,比如手表,自行车这一类的,虽然不是每一个,但有被枪毙的。

  若是违禁品,比如d或者药品,抓到的话,犯罪分子被枪毙不说,还会连坐。

  真的做到了不放过一个。

  历史的惨痛教训,让d在这个时代毫无生存的土壤,吸d贩d人员,通通严惩。

  跟那种人走的近一点都要倒霉。

  知情不报也是犯罪。

  所以交朋友都要很小心。

  偏偏比起钱兴邦,欧荣更恨那打人的赵桂花。

  她问:

  “没有什么办法治赵桂花吗?”

  小李说:

  “我也不是很懂,快到了,等下问我哥吧。”

  到了公安局,小李问值班大哥:

  “请问,李国宏在吗?”

  “李国宏?食堂吃饭呢,我走不开,你自己去找。”

  值班大哥给她们指了食堂位置。

  食堂里都是男的,小李不好意思进去,俩人就在外头等,等有人吃完饭出来,再拜托他进去找人。

  李国宏一听小李还带个漂亮女人来找他,一猜就是欧荣,饭还没吃完就收拾收拾东西出去了。

  小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