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十年代单亲妈妈第43节(1 / 2)





  ◎最新评论:

  【撒花】

  -完-

  第34章 、神奇人参下

  ◎在京市医院做简单测试。◎

  进手术室的时候邻居们想把剩下的人参片全都交给医生,结果国外来的主刀医生说:

  “no,我们不需要,给伤者直接用草治疗很危险,你们要相信科学,相信我们。”

  就这样,医生拒绝了救命的人参片。

  邻居们急得要命,拉着医生还想要再说,医生却说:

  “时间紧急,请不要耽误病人的治疗。”

  这下没人再敢拦人了。

  不过好在不是所有的手术室医生都是外国人,外国医生只是主刀的,剩下的副手等医护人员全是京市的医生。

  这年代的学校并不像后来那么多,尤其是医学院,所以京市的医生们几乎都是在同一所学校读书的,毕业后被分配到全国各地,医生和医生之间互相认识太正常了。

  尤其还是被分配到一个地方的。

  这里就有认识卫生所医生的。

  医生看邻居们送药失败就从他们手里拿过人参,喊了一个认识的朋友,把人参交给他说:

  “我知道这么说不科学,但这药真的有用,有大用,刚刚我在车上亲眼所见,具体的等你手术完了我再详细和你说,但我以人格担保,这个药真能救命,你信我。”

  “里面的人没多少时间了,救人要紧。”

  京市医院的医生接过人参片说:

  “行!”

  “药我带进去,但我不保证能给他们用上啊,不是我不信你,我毕竟不是主刀医生,用药必须经过主刀医生的同意。”

  “我只能答应你,在情况危急的时候,尽量说服主刀医生。”

  跟车医生说:

  “行,这样就足够了。”

  “让你费心了,改天来我家吃饭。”

  时间紧迫,两人没时间寒暄,京市医院的医生点点头就匆匆进手术室了。

  人参片的效用时间很短,必须及时换新的。

  一开始伤者的生命体征都还好,主刀医生只有一个,同时手术根本不可能,他打算一个一个处理,先从刀口最多最严重的老人开始。

  “比对血型,准备输血。”

  外国医生对自己的手术水平很自信,这三个伤者最怕的就是大出血,只要输血,其他都是小问题。

  主刀医生觉得钱家三人的伤势就是看起来吓人,实际情况很乐观,手术成功率很高,问题不大。

  哪知道两分钟以后,病人各项生命体征都急剧下降,不仅仅是输血就可以的了。

  而且不止是老人家,是三人同时进入紧急状态。

  医生不得不叫助手们上手术台,三台手术同时进行。

  现代医院的手术室医助大都是些刚毕业的学生,或者实习生,临床经验不够丰富,主刀医生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安排他们独自支撑一台大手术。

  况且现代优秀的医生有很多,不缺主刀医生。

  但六十年代就不一样了,医生们更多的是从实践开始,甚至有很多理论知识不够丰富,但动手能力非常强的医生。

  医生太过稀缺,大部分医学生毕业后都是先实践后深造学习,他们接触过大量患者,各种类型都有,所以心里素质都很强。

  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可以上手术台的。

  这种类型的医生也是这个年代独有的特色。

  实战派。

  他们唯一吃亏的地方只有,当时的医疗水平不够发达,先进的研究掌握在外国手里,我们的医生根本学不到新技术。

  其他方面一点问题都没有。

  说是不让学,其实他们在京市医院里的外国医生身上也没少偷着学。

  外国医生不给讲,他们复制还不行吗?

  所以每次进手术室给外国医生当医助的医生都是京市医院顶尖的那一批。

  临时主刀?

  这些人完全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