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十年代单亲妈妈第80节(1 / 2)





  “用久了会起球,其实单对布料本身的舒适度而言,它还没有纯棉的好。”

  “你如果要把这个床单往出卖,这些一定得和买家说清楚。”

  小流氓听了这些话内心的震撼可想而知。

  “他还没有棉布好吗?”

  “是的,和纯棉比起来差远了,和丝绸更是没法比,替代不了丝绸,唯一的卖点就是这种纤维独一无二。”

  小流氓收起了抓欧荣的打算,既然不是国外的东西,价值也不高,没必要劳师动众还影响他赚钱。

  小流氓问欧荣:

  “你认识的这个人是专门研究布料的大师吗?”

  “可不止研究布料,里面还有好东西,你再看看。”

  欧荣回答。

  他们因为人造丝绸耽误太多时间了,小流氓刚翻出打火机,欧荣师傅就回来了。

  他也是,一眼就被铺在地上的床单四件套吸引了。

  “呵呵,徒弟呀,这么晚还有人来看你?”

  欧荣说:

  “家里地方小,放不下,打算出点东西。”

  师傅蹲下问:

  “出这些丝绸?”

  小流氓拿着手里的打火机骄傲的回答:

  “这些不是丝绸,是人造纤维,比丝绸差远了,连棉布都不如,便宜的很。”

  师傅想辞职就是因为在国企不挣钱,他野心大,想去南方闯荡闯荡。

  南方有啥好闯荡的?

  不就是离港口近,新玩意儿多吗。

  师傅也是打算冒着风险经商,看到地上这些人造丝绸能不动心?

  又听旁边的小孩儿说这玩意还没有棉布好,马上意识到:

  “他没有棉布贵?”

  “想啥呢?”小流氓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东西再怎么不好也是独一份儿,怎么可能连棉布的价都不如?”

  嗯,在现代真是不如棉布价,就是在六十年代卖个新奇,欧荣心里想。

  师傅问:

  “什么价儿?便宜匀我两套。”

  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四件套,但一看地上那些布料的样式就知道哪些和哪些是一起的,这些是成套卖的,八九不离十。

  果然,欧荣说:

  “一套五十,师傅你要要,分你两套,但这东西不好,毛病多,用久了起球,你别当丝绸卖出去啊。”

  欧荣和师傅处这么久了,整个厂里,就只有师傅和刘招娣对她好。

  但今天刘招娣让她失望了,对她好的就只剩下师傅一人了,再有不到半个月师傅又要走。

  而且师傅也没隐瞒辞职后他想干什么,欧荣挑这个时间在锅炉房和小流氓见面,也有让师傅看看,有啥喜欢的,给他供点货的意思。

  总不能空着手去南方吧?

  顺便师傅要是打通了南北方渠道,那他可就成了比小流氓还有用的合作伙伴了。

  未来南方沿海城市的房子什么价,全国没有不知道的。

  重点是现在政策没倾斜,现在那里的房价便宜的像白菜,远远不如京市。

  再过些年环境好点,欧荣也有去那边的意思。

  这些个弯弯绕绕小流氓不清楚,不过他脑子转的那么快,师傅出现的第一时间他就猜到欧荣有让货的意思。

  明明都说好了这几个月只给他一家供货,突然又蹦出一个分蛋糕的,搁谁都得生气,但小流氓就不。

  他还凑过去问师傅:

  “你是姐的师傅?那也是我小蔡的师傅,我叫你一声儿师傅成不成?”

  “你叫我赵师傅就行,别直接叫师傅,省的叫人误会。”

  这年头师傅相当于半个父亲,师徒有传承关系在里面,哪怕只是工厂里带教的师傅,都意义非凡,不能随便叫。

  小流氓又问:

  “那,赵师傅,我能不能问你个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