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十年代单亲妈妈第125节(1 / 2)





  那些留过洋懂洋文的几乎全是大学教授,他们自己都有那么多工作,还要多做一份翻译工作,给他们十个影分身都不够啊,为了翻译这批说明书,大学英文都停课了。

  哪里抽的出来人?

  可解释有用吗?

  零件厂厂长往佘市委的办公室地上一坐,耍起了无赖:

  “俺不管,反正你是市委,你得给俺想办法,不然明天农机厂老薛来找俺,俺就带着他来找你。”

  “天天来,天天来,你一天不给俺找翻译,俺就天天来。”

  “往后别的厂缺零件了,来找俺,俺通通把他们往你这带。”

  零件厂厂长是真的难啊,他是生产零配件的,所有东西的零配件都归他管,机器没故障的时候机械厂,农机厂,车厂,船厂等等。一个个的全朝他伸手,这他都生产不过来。

  机器坏了还了得?

  别人给他压力,他只能给市委压力了。

  佘市委这才突然想起来,他有一份现成的翻译啊,懂洋文的不好找,认字的还不好找吗。

  于是佘市委从办公室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袋说:

  “翻译的人是真找不着,不过我这有一份翻译好的资料,里面哪个厂的都有,你自己找你们厂的,找到了抄一份儿,自己研究怎么修吧。”

  “记得抄完了把资料还我。”

  这样下一个找我要翻译人员的厂长来了,我还能再用。

  佘市委觉得他可真是个大聪明。

  结果资料交给零件厂才三天,连着资料一起送回来的还有一条好消息。

  来跑腿的是厂里一名工人,工人笑眯眯的报喜,说:

  “机子昨天就修好了,为了抄资料才耽误了一天。”

  佘市委也跟着开心,暗暗庆幸零件厂机器不是出的什么大毛病,压根没想到和欧荣交给他的资料有关。

  欧荣这份资料这时也没能引起轰动。

  至于后来是怎么引起轰动的呢?

  因为零件厂出了好几个牛逼的维修师傅。

  什么钢铁厂,纺织厂,汽车厂,食品厂,这些厂机器坏了,研究一个多月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就在厂长们一狠心想拆机器时,零件厂厂长派人来了。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零件厂的维修师傅尽情施展,人家三下五除二还真给修好了,用时小半天,回去前还来得及蹭个食堂。

  而且人家师傅厉害着呢,不仅会修机器,还会修车,修拖拉机。

  以前咋没听说生产零件的都这么牛呢?

  这种事儿不是第一次,次数多了,维修师傅还不是同一个,谁能不多想?

  同时出现这么多维修天才。

  这些维修天才在之前还从未暴露过维修天赋。

  这怎么可能?

  绝对不是巧合。

  必须找出原因,培养出更多的维修天才才行。

  结果一调查,零件厂师傅们拿出人手一本的手抄本,手抄本还特别厚。

  前半部分详细讲述了机械的起源和工作原理,并且举例,每个例子都详细解刨了机器的每一个零部件,并对它们的作用加以说明。

  后半部分记载了各种常见机械会出的故障,故障原因,以及维修方法,为什么这么修。

  调查这件事的不是市,政,府的工作人员,而且工人工会的,这些东西他们全都看的懂。

  不止调查人员惊了,等调查人员把零件厂师傅们呢工作手册拿回工会给领导,领导们都惊了。

  每本手册的内容都一模一样。

  手册里的内容完全是傻瓜教学嘛,任何一个认字的工人看过手册后都能闭着眼睛修好这些机器好吗?

  原来零件厂的天才还出少了。

  之所以天才出少了,十成十是卡在认字儿这个地方了,不然光靠这本傻瓜维修手册,零件厂的维修天才还能多出十倍。

  和工人们更看重后半部分的机械维修不同,工会领导更看重前半部分。

  领导能看出只要吃透了前半部分,我们华国也能生产出自己的机器。

  不只是厂里那些淘汰品,甚至还有可能是更好。更先进的。

  哪怕和别国齐头并进也行啊,政,府也不用再花高价买淘汰品。

  工会领导看不到生产力这样更深奥的东西,只少花钱这一点,就足够他兴奋了。

  再一调查,资料出自佘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