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5节(1 / 2)





  天色渐晚,细细碎碎的小雪纷扬而下,静悄悄的覆盖在原有的雪地上。偶尔有一两片飘到燃烧的火把上,发出吱啦的细微爆裂声。

  庞牧站起身来, 替晏骄和平安拂去帽兜上的雪片,又摸了摸冰凉的石碑, 笑道:“也该家去了, 改日再来寻你们说话。”

  微风掠过,在墓碑前的贡品堆儿里打了个卷儿, 燃烧过后的纸灰蓦的升起,拔了一尺多高,然后散开。

  庞牧微怔, 脑海中忽然划过许多零星的记忆,心情悄然变得温柔而酸涩。

  晏骄拉了拉平安的小手, “跟爷爷和大伯说新年快乐。”

  平安眨了眨眼,乖乖冲着墓碑道:“爷爷,大伯,新年快乐。”

  他渐渐大了, 口齿越发清晰, 能一口气说的句子也越来越长。因爹妈俱都身材高挑, 他在同龄人中的身高优势日益明显, 如今已经跟比自己大半岁的熙儿身量相当了。

  庞牧冲晏骄笑了笑, 跟她一起拉着儿子的小手,擎着火把,踩着积雪,咯吱咯吱的往回走去。

  暮色落在他们身后,而前方不远处,便是摇曳的万家灯火。

  接连几日阴天,正午都不见太阳,百姓们无法看天估时,衙门便开了铜壶滴漏,又加派更夫,每隔半个时辰便四处敲着梆子提醒。

  一家三口踏入城门时,刚好听见梆子声响起,敲梆子的人扯着嗓子喊道:“酉时过半,该预备家去吃饭啦!”

  平安咯咯笑起来,欢快的拉着爹妈的手臂蹦着跳着踩雪,仰头望着他们,“家去吃饭啦!”

  他的胃口极好,对吃什么其实不大在乎,所贪恋的,也不过是爹妈日夜陪伴。

  庞牧失笑,“这事儿上头你耳朵倒尖。”

  平安就嘿嘿的笑,一双大眼睛里闪烁着名为快乐的光。

  “今儿早起瞧见有卖栗子的,”晏骄笑道,“走之前我已吩咐小金她们预备了,除了饺子,晚上还吃栗子炖鸡、红焖干菜、喝大骨头汤。”

  一般三餐主菜都是她定,其余小菜则交由厨房看着办。

  “挺好!”回城之后,街边就有火把和百姓家中透出的朦胧光晕,不必自己单独再点。庞牧将火把往路边积雪中按熄,交给晏骄提着,自己则将胖儿子扛到肩头,“回家喽!”

  说罢,便发力绕着晏骄跑了起来,平安熟练的抱着他的脖子,笑得脸都红了。

  有出来点冰灯的百姓瞧见了,便都过来问好,又敬又羡的瞧着。更有小孩子眼馋,也嚷嚷着叫爹扛,原本冰冷的大街上迅速多了几分温柔的人气。

  前儿晏骄把冰灯的事儿说了之后,顾宸舟回去和祝萧绿商量了好久,觉得可行。

  只是点灯费油,如今鲜有游人,等闲人家却不大舍得,便以一种耐烧的木头代替,倒也有些野趣。

  但见远处影影绰绰的皆是漆黑的群山,绵延起伏,犹如暮色下潜伏的野兽,野心勃勃,却又畏惧城中星星点点的灯火,瑟缩着不敢入城来。

  这座城本身,便是漆黑大地上滚烫的火种。

  之前齐远等人没能在打雪仗时修建城池,到底不甘心,前几日便铆足劲头无师自通的做了冰雕,愣是在庞宅和衙门之间的大道上立起一座晶莹剔透的微型堡垒,上头瓮城、马面、箭楼一应俱全,还有几十个活灵活现的小雪人。

  入夜之后,众人在内里置了火把,照的亮晶晶的,远远望去犹如一座琉璃冰城,好不美丽!

  饶是进进出出已经见过许多回,可每次见了,晏骄还会忍不住由衷赞叹,就觉得这些人内心深处藏着的艺术灵魂展露无遗。

  或许正是生不逢时,若在后世,没准儿也能出几个名扬四海的艺术家什么的。

  今儿要守岁,庞牧一早就跟顾宸舟他们打了招呼,叫赶紧弄完公务来庞宅这头热闹。

  那两人也爽快,果然麻溜儿处理了公文,抱着些乱七八糟的干果子、野菜来凑趣。

  不过廖无言最近不大待见他们。

  都是被逼的。

  如今顾宸舟满心满眼都是“找个德高望重的大才子为镇远府扬名”,于是见天追在廖无言屁股后头求他大笔一挥写点儿什么。

  廖无言不胜其烦,却也拿他没辙,就在年前最后一次讲学时随口提了一嘴,说要考教下众人学问,命他们以本地风光为题,写诗作词拟赋皆可。事后他亲自批阅,年后由本地官府编一套册子出来,并传与各地书局刊刻印刷。

  好么,此言一出,廖无言这头清净了,连带着附近几座州城却都热闹起来。

  读书人么,求的是为官做宰,有几个不热衷于扬名天下的?

  若果然能得了廖先生青眼,能登上官府编撰的诗词册子,何愁世人不知晓他们的大名?

  于是一群人也顾不上旁的,便都窝在家中、客栈里使劲儿的憋……

  晏骄跟大家打了招呼,带着平安和熙儿两个小尾巴去厨房瞧了,“黍子面准备好了么?”

  厨娘忙道:“早就备好了,红枣也都洗干净,核也掏了,都在这儿呢。”

  晏骄抓了一把瞧,又见那些红枣果然颗颗饱满,笑着点头,“费心了。”

  镇远府一带降水少,昼夜温差大,瓜果的个头虽然不算特别大,但甜度都很高。

  她挑了两颗最漂亮的,分别塞给平安和熙儿,“细细嚼,慢慢咽,甜不甜?”

  两个小的依言吃了,满足地捧着脸点头,“甜!”

  晏骄自己也吃了一颗,挽起袖子开始忙活。

  对很多人来说,过年的重头戏莫过于五花八门的吃食,年糕便是其中之一。

  这年头精细大米价高不易得,晏骄就准备做北方人爱吃的黍子面黄年糕,再按些枣子,既好看又好吃。

  黍子面里头加点煮熟的红薯泥,口感会更柔软香甜,而且也更容易消化一点。

  这个做起来简单,两个小的还有模有样学着往上头按枣子,稍后白宁过来瞧热闹,素来沉稳的熙儿也禁不住喜形于色的向母亲炫耀,“娘亲,那些是枣儿是熙儿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