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节(1 / 2)





  吴苓说:“嗯,明天还有工作。”

  于渃涵哀嚎了一声。

  两个人都没有再说话,房间里安静了很久,于渃涵睁眼看着黑漆漆的天花板,忽然说道:“你觉得这一次,我会坚持多久?”

  吴苓没有回答她,她转头看了一眼,原来吴苓已经睡着了,显得她这样一句话仿佛在自言自语似的。

  第62章

  fi发单曲了,配合着丰富的物料放出,很快就席卷了各大社交平台。经过了许久的运营宣传,观众们似乎也接受了fi的设定。fi刚出现时,除了技术方面的炫目之外,核心本质还是一个偶像艺人的运作,确实有些人不太买账,认为这是资本新一轮的割韭菜。

  毕竟“虚拟偶像”的概念已经炒了好几年了,找个厉害一点的画师做立绘,然后再找个有名的声优配音,一个存在在屏幕上的形象就可以收割不小的流量。更甚者,可以通过一些技术呈现在舞台上——这种方式,大家是见怪不怪的。

  只是后来大家发现,fi确实是不同的。他只依赖技术本身,而无需有什么专门的配音专门的绘师去包装他,在舞台上也无需那些复杂的大型的全息设备。他的灵活性几乎与真人无异,效果好过传统虚拟偶像万千,最重要的是,只需要花钱购入一个终端设备,就可以将他完全拥有。

  所以,风从的终端机价格就成了年初电子数码产品市场上的热闹话题。凭直接来说,一定价格不菲,毕竟开发成本摆在那里,而且这也不是硬刚需,一个新生的玩意也不存在什么信仰玩家,市场是非常陌生的,供求关系不好把握。而且这年头,大家对于实体产业的态度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优点是,只要货还能一直卖,那么就有钱进账。缺点是,不够轻量化,库存和资金周转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于渃涵曾对王寅和花枕流夸下海口,要通过预售的模式平衡产量,并尽可能的压低价格,花枕流的态度不太积极,王寅虽然模棱两可,但见于渃涵如此这般,便也由她去了。他知道于渃涵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人,但还是私下里提醒于渃涵做好万全的准备。于渃涵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从技术到产品研发,从产品研发到销售,这都不是她一贯擅长的领域,所以她格外小心认真,中间和团队同事多次开会研讨,最终才确定下来的方案。

  在此期间,就是结合fi本身的宣传点,以及和信游的合作内容的宣传节点,紧锣密鼓的安排内容,跟进进度。

  她几乎是忙里偷闲地才能跟高司玮见个面。

  他们是有那种私下不聊工作的默契的,然而有时候聊着聊着就会跑偏,不由自主地朝着那个话题狂奔而去。两个人还是工作上的交集最多,通过工作达成的共识也最多,其余的,好像也不太重要。

  高司玮觉得自己了解于渃涵那些生活习惯以及爱好就好了,他可以多付出一点,不要求于渃涵以同等的信息量来回报他。可实际的场景中,于渃涵会捕捉到很多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细节。她能从自己一句“最近工作忙”推演出为什么忙,忙在哪些点上,做哪些事在浪费时间,更应该注意哪方面。

  高司玮哑口无言,因为于渃涵说的八九不离十。他本来还想故作冷静地说自己是很运筹帷幄的,于渃涵只是笑笑,告诉他如果有什么难处,或者人手不够用的情况,可以跟她分享分享。

  中间,于渃涵离席接了一个电话,回来把吃到一半的饭放下就要走。高司玮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刚刚收到了一个国外供应商的回复,需要处理一下,对方有时差,如果搁置的久又会变得有点麻烦。

  “没有别人负责这件事么?”高司玮知道于渃涵对于工作的认真负责,可是只是供应商问题的话,没有必要她亲自出马吧。

  “有,只是我在场的话,可以省去很多汇报和审批的流程。我们其实没那么多时间,所有工作都要达到最高效率才行。”于渃涵拿起了包,站起来,“抱歉,小高,下次再一起吃饭吧。”

  高司玮只能点点头,看着于渃涵走,再看着自己面前留下的还没动多少的晚餐。

  于渃涵也不想这样,跟人吃着吃着饭被一个工作电话叫走,体验很不好。可她没办法,她就这么一副躯体,要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有时她真的很佩服那些能够兼顾事业和家庭的人,她觉得这种人一定是超人。她自己肯定是做不到的,所以只能选其一,有舍有得。

  很多人会自问,这么辛苦,值得么?

  于渃涵回到公司之后,见负责该项目的同事都还在,宋新月本来也下班了,竟然比她还早到了一点,准备好了全部的资料在会议室门口等她。大家好像也没有什么过多的对话,互相看了一眼,确定没什么问题,就开始了和对方的洽谈。

  和国外公司的合作因为跨越语言、文化和时区,就是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和突发情况,没有人能保证这样的努力一定是有结果的,但所有人都愿意去牺牲自己的时间去试一试。

  也许,值得吧。

  漫长的会议结束后已经是凌晨了,大家都有些疲惫,有的揉着眉心,有的干脆趴在桌子上犯懒。于渃涵说要请吃宵夜,大家这才打起了一些精神,一起去了公司附近的二十四小时餐厅。

  宋新月本来很困,吃了点东西之后又精神了起来。散伙时,于渃涵说送她回家,她知道于渃涵明天上午还有其他事要处理,便婉言拒绝,让于渃涵早点回家睡觉。于渃涵也没太跟她纠结这个问题,嘱咐同事们回家之后要互相知会一声,就赶紧走了。

  很幸运的是,宋新月出门就顺手拦到了出租车,她坐在后座上休息时还顺便回了一封工作邮件。司机是个健谈的老大爷,问她是不是加班,她点了点头。司机大爷一副看透世事的模样告诉她,年轻人不要总是这么拼,大好青春应该留给自己。

  宋新月当时觉得这话好像没什么问题,甚至还有点道理,也许人在深夜时总会被触动。她第二天还把这件事当故事一样讲给了于渃涵,当时她们在一起吃午饭,于渃涵闷头听完了之后,说道:“他让你不要加班不要拼,自己还不是大半夜在外面开出租工作?”

  “是哦!”宋新月才发现这个华点。

  “想要过更好的生活,现在不拼什么时候拼?”于渃涵说,“我宁愿现在辛苦一点,也不想七老八十的时候连个养老钱都没有。”

  宋新月又说:“可是你这样就不怕身体出问题么?年纪轻轻身体要是累垮了,还谈什么以后养老?”

  于渃涵说:“所以我也还在坚持健身啊。”

  宋新月是清楚的知道于渃涵的工作排期的,惊呼:“你哪儿来的时间?”

  于渃涵说:“少发一会儿呆,少看一集电视剧,时间就有了。”

  “厉害厉害。”宋新月顿时气馁,“我可不行,我注定这辈子当不了女强人了,除非公司强迫我996。”

  “你想多了,公司只会想让你007,资本家的剥削可是毫无底线的。”于渃涵说这话的时候笑得像个奸商。

  “别!”宋新月投降,“救命!”

  于渃涵笑了笑,说道:“我确实认为996会有福报,但这个996并不是公司或者什么团体要求给个人的,而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想要去做的事情就要付出十二万分的努力,哪怕再普通的人,一件事重复做一万次,都能成为领域内的佼佼者。任何行业都有二八定理,真的是那百分之二十的人多么厉害么?我觉得不尽然,只是有太多人坚持不住,最终成为了庸庸碌碌的百分之八十。”

  她说话的时候在吃饭,也没多认真,最后总结说:“所以啊年轻人,这个世界让你做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你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再根据这个条件衡量你的付出到底值不值得。”

  被灌了一大桶毒鸡汤的宋新月有点晕乎,带着一整场关于人生的思考吃完了这顿饭。下午,于渃涵单独找了她一下,似乎有很重要的事情跟她说。

  “这么严肃?”宋新月说,“不会是要交给我什么拯救地球的重大任务吧?”

  “没有,你别紧张。”于渃涵说,“我有件事情想问你,你在int也工作了一段时间,对工作内容还满意吗?”

  宋新月眨着大眼睛说:“满意,当然满意。”

  “那你喜欢这份工作吗?”于渃涵说,“还是更喜欢择栖的工作内容?”

  这个问题宋新月还真的没怎么思考过。像她这样的职场新人,大多没有什么明确的职业规划,前期都是有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自己的观念和价值体现都是在不断的工作变化中发生转变的。

  如果只是直觉地用喜不喜欢来概括,宋新月可能会更喜欢择栖那边,因为有很多创意工作,也可以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int这边虽然是跟在于渃涵身边,过得也比较舒坦,可说到底,还是有点像个干杂活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