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节(1 / 2)





  画溪捧着暖手炉,用掌心的余温摸了摸脸颊,转身正要步下龙尾道。背离日落的方向,国都的街道上,起了马蹄踏过的声浪,犹如一道道沉闷的响雷。画溪侧身,微眯着双眸眺望声浪传来的方向,因距离太遥远,队伍犹如一列壮观的蚁队,往王宫方向而来。

  数以千计的骑兵,银亮的铠甲被落日的余晖照得衬出橘光,马蹄踏过青石板而起的巨响应和着队伍高亢的声音,响彻国都。

  “王上凯旋——”

  国都不少人听到响动,纷纷走出家门观摩盛况,人群涌动,追随骑兵高颂“王上万岁”,蜂拥至宫门前。

  整座城都在沸腾。

  画溪敛目,纤长的羽睫投下一片阴影,离她新婚之夜过去将近一个月,景仲终于归来。

  *

  画溪下了龙尾道,回到殿内。

  将士在上阳宫进进出出,踏得积雪染泥,踩成碎冰。宫人忙碌地洒扫积雪,显得十分热闹。

  景仲归来的消息传遍王宫,前来觐见的人络绎不绝。

  冬日的天,夜色早早就笼罩下来,寒意料峭。

  画溪思索景仲归来,晚上势必要摆宴,她早早收拾,换了衣裳,等待他传唤。

  然,夜色愈浓,却一直无人传她。

  桃青噘着嘴,呼出团团白气,替画溪整理了下狐狸毛裘大氅的领口,轻声说:“王上那边许是有事情耽搁了,要不我过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形。”

  画溪面色微沉,她心里门儿清,自己在这柔丹王宫算怎么一回事。她是名义上的王后,但在景仲等人的眼里,不过是代表大邯的一枝鲜花罢了。

  只要她在这里,就表示大邯和柔丹关系尚好。

  “算了,我自己过去吧。”画溪轻声说,语气平静和缓。

  画溪暂居上阳宫东殿,景仲居西殿。踩着积雪,脚下传出嘎吱嘎吱的响动。

  到了西殿门前,画溪看到殿前围着很多穿着银甲的侍卫,手执利刃,将西殿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画溪面露凝重,略站片刻。回到宫内,景仲殿外守卫为何如此森严?

  她迈步朝前走去,侍卫见到来人,纷纷抽刀相向:“王后,王上有吩咐,无干人等不得靠近西殿。”

  檐下挂着新换的大红灯笼,烛光也是暖色的,衬起来刀光寒气稍减。

  画溪脸上端庄的浅笑未变过一丝一毫:“本宫也不许吗?”

  侍卫道:“没有王上允许,谁也不得入内,包括娘娘。属下是奉命行事,还请娘娘见谅。”

  画溪和桃青又沿着来路回去,今日没见到景仲,画溪略略舒了口气,暗自庆幸。可不等她这口气舒完,便听桃青道:“王上这是要置你于何地?回宫不召见便罢了,你亲自前往他还拒不接见。”

  是为她鸣不平。

  画溪却一直在想西殿门前的侍卫,照理说景仲回宫,何必在殿前搞这么大阵仗?而且方才他们到时,刚巧散了一波朝臣。

  想必他们也是求见景仲而不得。

  闭门不出,守卫森严,拒不见人……

  画溪心中突然冒出个极其可怕的念头——或许不是景仲拒不见人,而是他根本见不了人。他可能生病了,而且是极其严重的病。消息一旦传开,柔丹都会大乱。

  她清楚地感觉到自己背心透出来的那股寒意,和空气中的寒意交织在一起,无情地侵袭着她。

  如果真的如她所想,景仲若是身遭不测,她当如何?

  景仲无后,新帝多半是从他几位兄弟中产生,最有可能的是大娘娘的长子景昀。先王属意的那位储君。

  她心乱如麻,不敢细想。

  “他到底在搞什么名堂?”旁边小径忽然传出话声。

  桃青吓了一跳,喊道:“是谁?谁在哪里?”

  小径上的响动低了下去,片刻后走出两名男子。一前一后朝画溪走过来。

  “奴婢见过大王爷和明将军。”嬷嬷福礼道。

  这两人就是先王长子景昀和明家大公子明奎,两人进宫有事禀奏景仲,却被拒之门外,出于愤慨,唠叨了两句。

  “这就是王后?”明奎的目光落在画溪的脸上,呼吸一窒。前些日子他听妹妹抱怨过王后为难于她,当众给她难堪。为哄妹妹高兴,他甚至扬言有朝一日定让画溪匍匐于她脚边,为她提鞋。

  女子身上散发出淡淡幽香,若有似无,勾着他的心魂。

  明奎好美色,如此姝丽在前,目光炙热得不像话。

  他不怀好意的目光让画溪很不舒服,板着脸略点点头便走了。

  *

  回到东殿,画溪命人传乌云珠,却被告知她不在东殿。这些日子,画溪发现乌云珠在王宫地位十分高,宫娥大多听她管教。当初景仲离宫之时,也让自己有事找她。景仲很信任她,说不定此时她就在西殿。

  画溪忧心忡忡睡下,心怀忧思,一夜都睡得不怎么安稳。

  次日醒来,仍觉精神不爽,疲惫不堪。

  桃青端着铜盆进屋时,就见她坐在床沿,目光呆呆地看着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