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1:发号了圆(2 / 2)


不管是谁,离开京城的卫家,就像是砧板上的肉,只有待宰的份儿。

提心吊胆了几日,背后的人始终没浮出水面,这让卫桢有点摸不着头脑了。这时候不下手,难道要等到他们到了房陵在下手?

也是了,路上出问题很容易被皇帝怀疑,到了房陵,来个意外什么的死一死,就算怀疑,也没证据,比在路上动手的风险小得多。

想通了这一点,卫桢心里舒坦不少。赶路本就辛苦,还担心随时有人来杀她们,提心吊胆的赶路可不利身心健康。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卫桢混不吝的想着。

又过了两日,毛将军,也就是负责押解的小将军,说前方就到陈州(今周口)驿站了。那个驿站较大,有需要的可以在驿站补充物资。

卫桢看着脸色蜡黄的大嫂和恹恹的卫烈,让小山弄了点肉来。当然不能忘记给那些军爷们上一壶酒。

不知道是不是季怀川的原因,一路上毛将军对他们颇为照顾,有时候露宿野外的时候,会让他们帐篷离他们驻扎的营地近一点。

对此卫桢感激不尽。

晚上,卫桢要了两个通铺,一个她跟大嫂还有两个丫鬟带着烈儿睡,一个是给小山他们的。连续几天露宿野外,大家都疲惫的很,难得可以睡床,她不想为了省几个大子委屈他们。

半夜,卫桢被惊醒了,睁开眼睛的瞬间,轻喝一声,“谁?”

半晌后,一个男子的叹息声想起。

紧接着,窗户那响了一下。

卫桢转头看看,其他人都还在沉睡。

她穿上外衣,从窗口跳了出去。

月光如银投射在驿站的空地上,空地中间,站着一个人,光秃秃的脑袋很是显眼。

和尚?

卫桢脑子里灵光一闪,但她没有开口,只是看着院子里的和尚。

那和尚也没开口,俩人像是憋着劲似的,就看谁先说话。

过了盏茶功夫,那和尚终于转身了。

“阿弥陀佛……”一声佛号后,和尚抬头看着卫桢:“贫僧了圆见过卫施主,卫施主别来无恙。”

看来,这就是那个传说中的二哥无疑了。眉宇间还是有几分相似的。不过,像故去的卫夫人多一点。

听着他用这样的方式打招呼,卫桢心中陡然生起一股怒火,当下不客气的怼过去:“法师慧眼,哪里看出我无恙了?”

了圆:“……”

“许久不见,还是那么伶牙俐齿。”

“许久不见,也没见你涅槃成佛。”

了圆再一次闭嘴,看着卫桢,眼里带着苦笑。

卫桢虽然不了解他当初为什么去当和尚的,但卫家差不多算是家破人亡了他都没出现,现在跑来唧唧歪哇难道是联络感情?

见他不说话,卫桢也不欲多言,转身就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