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39:农具(2 / 2)

卫桢闭上眼睛想着她小时候在外婆家看到的场面。

外公扛着犁,牵着牛,将犁放在田里,一头上面有绳子链接木头做的牛拴套在牛身上,鞭子一甩,老牛慢吞吞的走着,外公在后面扶着犁把,操纵着一牛一犁,后面的田就被犁头给翻开了。

其实犁这个农具很早就有了,但是卫桢不知道这个地方有没有,毕竟这个朝代在她所知道的历史长河中并没有。

于是,卫桢想了想,决定问问。而这个询问的对象,自然是沈阔无疑了。

沈阔他们家情况也不比卫家好多少。卫家都还是年轻的一辈,他们家人多,但不少都年纪大了。他跟他夫人也只能干一些简单的体力活。时间长了腰疼的直不起来。

而另外两个儿子媳妇,从小养尊处优惯了,根本不是干活的料。

所以这么一看,他们家比卫家要惨不少。

当卫桢将自己的来意跟沈阔说了说后,沈阔点头:“犁是有的,但一来那个东西不太实用。需要的人力还多。”

卫桢一脸懵逼,怎么会不太实用呢?在她的记忆里,外公一天一个人就可以翻两亩田(只犁田)。

原来,这个时候的犁的头部并不是卫桢后面所看到的铁头。

一来是铁的提取工艺没有现代的先进,二来,铁也很贵,一般的百姓根本买不起,朝廷对这块管制的也严格。于是就这么恶心循环。

卫桢打听了下问沈阔,这个铁百姓能私自买吗?

沈阔摇头。

卫桢一脸失望:“要是有个铁头,不知道要快多少倍。”

一句话又将沈阔的好奇心吊了起来。沈阔一番追问,卫桢只好将她看到的犁头跟沈阔解释了下,最后她道:“其实我也不知道行不行,但是你想啊,铁铸成刀剑多快啊,杀人都不在话下更何况是翻地。要是能将木鑱(换成铁的,你觉得可行吗?”

沈阔没有回答他,而是深思。半晌后,又拿着竹棍在地上划拉起来。

卫桢看了半天,由衷的对这个人感到敬佩。这人居然就凭着她自己都记得不太清楚的以及将她看到外公家的那种犁画的八九不离十。

看着他单独画出来的鑱,卫桢想了想,她看到外公家的那个鑱,貌似是有弧度的,背面是正的,正面是有弧度的,这样翻出来的土块就随着鑱的弧度斜倒在一旁,不会填埋好不容易翻出来的空地。

于是,卫桢又将这一点说了。沈阔的脸色顿时惊讶的不行。然后又是深思,又是画,半天,一副跟现代差不多的犁就出现在空地上了。

“好厉害……”卫桢由衷的赞叹。

沈阔笑了笑,将手中的树棍一扔,拍了拍手上的灰尘道:“敢跟我去一个地方吗?”

卫桢也站起来,笑望着他:“您老吩咐就是。”

沈阔哈哈大笑,也不说要卫桢跟着他去哪,只双手负在身后,往前走。

卫桢想了想,立刻跟上。

沈立见状,想要跟上去看看,被沈阔一眼瞪回来了。

沈立委屈巴巴的看着卫桢,用眼神控诉沈阔的偏心,怎么感觉她才是他爹的儿子啊。

沈阔才没心思管沈立怎么想呢,他现在全脑子都是这个犁的构图。他要去说服这里的县令,只要他同意了,他们就可以在房陵县试点。要是效果好,这说不得就可以推广到全国。说的夸张点,这个不但关系到他们接下来是否要累死累活,更关系到粮食的产量。要是好的话,说不得这个就成了本地县令升迁与否关键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