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14:讲道理(1 / 2)

114:讲道理

这话自然是问他们几个人。

吉祥点头,“好看,比那金步摇还好看。”

如意也点头。

梁舒芸脸上终于多了一丝笑意,她用手摸了下那簪子,不好意思的道:“我都没给你准备。”

“那嫂子再包我一个红包就好了。”卫桢笑着道。

梁舒芸立刻摘下她腰间的荷包:“都给你了。”

“这么多?”

“三爷,那是准备给来拜年的小孩子准备的。”吉祥在一旁解惑。

卫桢将那荷包在手上颠了颠,“那我等下就做个散财仙女吧。”她厚脸皮的道。

发了红包,一行人吃完早饭,隔壁的沈家一行人就登门了。

感谢话说了一箩筐,卫桢说到后来找借口带着孩子们去玩了。

这个年,还算过的有滋有味,只是过完初三,沈田带着他儿子沈书恒还有沈书渊,正式过来跟卫桢拜师。

自那以后,每天早上围着山脚下锻炼的人又多了两个小不点。

卫桢教功夫的时候很是严肃,做不到不要紧,一天天的进步,但要是偷奸耍滑不认真,那就不客气了,她真打人。

也不是她亲自打,而是让卫烈,先是一挑二,而后一挑一。打的沈书恒跟沈书渊气的哇哇叫叫。卫烈比他们一个小四岁一个小三岁,结果打他们俩跟玩儿似的。

而卫烈因此也得到了满满的自豪感。

过完年已经五岁的卫烈,在卫桢这半年的监督下,再卫景安的内功心法熏陶下,打两个孩子,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卫桢这一招叫一箭双雕,既能让卫烈有实战经验,又能刺激那俩小子。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这俩人都比卫烈大,二打一还打不过卫烈,面子尊严何在?

那自然势必更加用功了。而卫烈,面对两个嗷嗷叫着追上来的小对手,自然不敢松懈。你追我赶才能进步的更快。

这个效果十分的明显,到了三月的时候,卫烈一挑二没有之前那么轻松了,沈书恒跟沈书渊见状,练武更加用心了。

沈阔给他们布置的学问都没时间做,为此沈阔来找“卫桢”哭诉。

卫桢闻言,召集了三个小朋友,给他们三个用竹子做的竹剑,并且在竹剑上面沾了面粉(没有石灰石),说是要试试他们的身手,跟她对打,她只防守,不攻击。只要他们用手中的竹剑打中她一下,她就带他们去县城吃好吃的。

三个小伙伴闻言,眼中迸发出激动的光芒来,自从沈书恒失而复得后,沈家不就允许两个孩子离开家了,只允许在卫家待着。

他们已经好久没去过县城了,就连之前的元宵节大人都不许他们去。

梁舒芸见沈家这样,也不许卫烈出门,每天在在沈家跟自家两点一线。

示意,听到卫桢说带他们去县城,三个孩子高兴的不行。三人对视一眼,立刻对卫桢展开攻击。

卫桢一只手背在伸手,一只手握着上面也沾了面粉的竹箭,面对三个娃娃的攻击,游刃有余,闲庭信步。

三个孩子一开始还记得卫桢教的一些剑法跟招式,后来见连师父的衣角都摸不到,心头不由的就急躁了起来。

卫烈本来还沉稳的打着,见两个小伙伴渐渐失了章法,又着急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一边攻击卫桢,一边还要帮两个小伙伴防御,一时间手忙脚乱。

卫桢瞅准机会,那竹箭像是长了眼睛一眼,一下子就戳中了卫烈的胳膊,卫桢言语冷酷的道:“你这条胳膊在我的一剑之下,已经废了。不许在用力。”

闻言卫烈小脸涨的通红,他只得单手攻击。

沈书恒跟沈书渊见状,又是愧疚又是着急,打到后来更是没有章法而言。

卫桢继续逗弄着他们,最后一剑将沉书恒胸口戳了一下,一剑又点在沈书渊的大腿上。

“书恒你已经‘死’了,书渊,你那条腿也废了。”

闻言,三人像是没听到一般,开始胡乱进攻,卫桢但笑不语陪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