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312:假道伐虢(7)(2 / 2)

梁舒芸自从卫桢走后,严令府内的下人没事就不要出去了。他们将大将军府的大门一关,谁也不来往,过起了自给自足的日子。

自从卫桢走后,梁舒芸就一直担心,恐惧,不安。如今得到这个消息,简直喜极而泣,只一个劲的拜佛,现在唯一期盼的就是她能平安归来。至此,卫家就算是重新站稳脚跟了。而整个将军府也一改往日的闭门不出,大门敞开,张灯结彩。

以往门可罗雀的大将军府,这次倒是有不少人前来祝贺,只是梁舒芸都以“卫桢不在家她一个寡居妇人不方便见客”为由都推诿了。

第二高兴的就是季府了。

尤其是老太爷,看着皇帝的送给卫桢的赏赐后笑的十分高兴:“这孙媳妇儿是个厉害的,困扰了大夏两年之久的边关之乱,她只用了两个月就平定了。厉害,厉害。”

老太君绷着脸不说话,虽然圣旨来的时候,她也很高兴,但一想到这份殊荣是那个她很讨厌的孙媳妇而争来的,她的高兴里就像是吃了一口眼窝吞咽的时候发现里面夹杂了沙子,只磨的嗓子很不舒服,吞下去,难受,吐出来,不舍得。

“按照这个进度算,等拿下虎峡关他们就能班师回朝了。也许在年底能赶得回来,到时候,卫桢将是新一代武将的领军人物。乌达都不能触及锋芒。老大啊,你去跟朱照通个气,朱一一继续住在她那。既然已经得罪了朱家,那就索性得罪到底。未来季府,说不得还要靠着卫桢了。”

“是。”季老爷应了一声。

老太君想要说什么,被老太爷扫了一眼。憋回去了。

而远在边关的卫桢等人根本不知道,在朝廷的有心用作下,他们已经成了大家的精神支柱。不但是民间,在军中的那些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只悔的肠子都青了,当初卫桢来选拔的时候,他们可是一个个的看不上人家,如今呢?短短两月,创造了大夏的神话,而那些跟着去的兄弟们,必然也是丰功伟绩了。

再说卫桢二人,联系上了潜伏在各个军队的人马后做出决定:高阳跟丰硕等人继续潜伏,等她烧了倭国粮草的时候,这个事情还需要他们散播出去造成大军的恐慌。

让蔡世章撤出,尽快通知三郡人马,通知他们大军做好围攻虎峡关的准备事宜。

其他人原地不动。

几人点头,分别行事。最后只带了神偷郭莽子。

三人连夜前往阻击倭国大军……的粮草。

他们的目的是粮草,只要粮草被烧,这些人去了虎峡关也没用。他们甚至还希望这些人去,只要他们去了,就是丽莎跟边幕反目的时候。

其实最方便的就是卫桢独自前往,神不知鬼不觉的烧了粮草。

可她也怕攻下一关三郡太过容易让人怀疑。

之前攻打安阳郡跟南阳郡的时候,好歹是真刀真枪的干了两战,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如今虎峡关的难度是三郡的总和,要是也这般轻巧拿下,自然引人深思。就算以后大胜而归,怕也不能逃过那一对疑心病中的父子猜疑。如今有人作证,卫桢以后撒谎起来,也能有个见证人。

三人快马加鞭赶了三日的路。六月十四,月亮很圆,很亮。

三人动作更加小心了。郭莽子作为神偷,探路摸哨的本事自然不用说,他主动请缨前头探路,一面碰上敌军斥候。

卫桢自然同意。

两个时辰后,郭莽子折返,说碰上敌军的斥候了。他怕打草惊蛇,并没有继续靠近。

卫桢点头,斥候都来了,那么大军也不会太远。

PS:最近发生了很多事情,让我写文的信心动摇了。本以为做一个安静写文的美女子挺好,可惜事不随人愿,还是要回归到现实中来,各种不亚于宫斗的倾轧让作者这个弱势群体越来越难以生存下去。当然,那些大神除外。

其他都不可惜,唯一觉得可不舍跟可惜的就是对不起一路追随过来的你们,虽然也没几个人也想善始善终,本来想好好的将这本写完,但我不得不面对现实,我也要生存。这本书大概会在三万字内结束,我尽量将该交代的都交代。不烂尾。若是有缘,江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