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五十四章固执己见(2 / 2)


民宅等,也是难以避免的。李诫担心的地方,便是这里!

看到陆承启动怒了,李诫连忙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陆承启听了,心中的无名火也降了下去。的确是他忽略

了这一diǎn,差diǎn就弄出类似后世无偿拆迁的恶事来。

陆承启也是有过能改之人,可作为皇帝,错了也是要坚定自己的意见的。要是自己说的话,自己都不当回事了

,底下那些精明得如同老狐狸一样的官员,又怎么会把你的话当一回事?陆承启咳嗽了一声,掩饰了自己的尴尬

,说道:“不过小事罢了。朕先前说过,从国库拨给李卿五百万贯,足以补偿占用田地的百姓了。若是不够,李

卿只要开出明细来,朕一定会批的。钱银之事,小事一桩。若是能治理得好黄河,朕就算把国库掏干,又何妨?

言下之意,自然是鼎力支持李诫,让李诫放手去做。

李诫得到了陆承启的如此支持,差diǎn当场出丑。好在李诫情商虽然不高,也懂得基本的道理,陆承启这么说,

不过是夸下海口罢了。要是真的把一年岁入全都扔进黄河里面,恐怕陆承启要被文武百官喷死。就算是和他算是

共同进退的内阁,也不会答应。

李诫不缺智商,情商虽然不高,也不算很低。这样的账,心中还掂量得清楚的。治河一事,非一年之功。陆承

启说治理黄河需要投进去一年岁入,李诫是相信的。历朝历代治理黄河,花费也不会少了去。更何况是要开凿这

么庞大的运河,用十余年,糜费千万都不一定能成。可按照陆承启的意思,治理黄河的费用,不是一次性给清的

,而是逐次追加,由李诫上奏疏,陈列明细才行。

李诫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要是换了一个官员,说不定就不干了。治理黄河,谁都知道是一个肥差。随便挪用

一diǎn,都能赚个盆满钵满。可监察司日益壮大,谁敢dǐng风作案?所以治河一事,掂量过期间利害,没有人敢自告

奋勇。

没人自告奋勇,不代表他们认同分期付款一说。这样的话,就会让治河的糊涂账,变得异常详细,想要从中攫

取利益,变得极其困难。不仅仅是治理黄河,其余的大工程,都是一个道理。常言道:“无例不开例,开例成常

例。”放到政事上面,亦是一个道理。

奈何陆承启没有这个观念,李诫也不知道其中的弯弯道道,糊里糊涂地开了先例,也算是阴差阳错吧!

李诫得到了陆承启这么鼎力支持,也做好了长期驻守黄河边的心理准备,说道:“陛下如此厚爱于臣,臣哪敢

不尽心用力?明日臣便去户部提取钱银,立时前去治理黄河!”

陆承启笑道:“李卿不用再考虑考虑了?”

李诫正色道:“既然陛下已经早有定案,连治河的办法都全给了臣。臣若是还治理不好黄河,那臣也没脸做这

个工部尚书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