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236马车(2 / 2)


张伯颜心道:“怪不得那人全身滑溜溜地抓不住,原来是练得蛇功。”

沈颖疑道:“金蛇法王怎么会是波斯人?”

余沧海道:“起初我也觉得奇怪,但是他精通腹语术。刚进来酒楼的时候,他便用腹语术和我对暗号。确定无疑之后,我才与他进屋商谈。”

张伯颜道:“明教起源于波斯,护教法王是波斯人,也并不奇怪。明教一向少在江湖中露面,我们又怎知法王不是波斯人?”

余沧海道:“总之,我觉得明王不简单。他口口声声联合江湖帮派势力,驱除鞑虏,恢复汉人河山,却不肯拜武皇帝为盟主。分明是想自己当皇帝,恢复宋室,只不过是借口而已。”

余沧海神情激愤,连干两大碗。正要说话,忽见属下慌慌张张跑来,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脸色立变,站起身道:“于某要事在身,不能奉陪,还望见谅。两位救命之恩,日后必报!”

张伯颜笑道:“余当家请便。”

余沧海快步走出门外,集合属下,匆匆离去。

沈颖微微叹道:“事情越来越复杂,只怕江湖再无宁日了。”

张伯颜也叹道:“江湖何时宁静过?有时候只是表面宁静,就像一弯平静的湖面,表面虽波澜不惊,深处却暗潮汹涌。”

沈颖似乎心情格外低落,连喝了数碗,似有些醉了,脸上又泛起红潮。

张伯颜望着沈颖,竟发现她如此美丽。两人见面虽不到一日,却仿佛像是前世便已相识的朋友,只留待今生相遇。

一阵咚咚地敲门声,将张伯颜的思绪打乱。原来是沈万三派人来请沈颖去大云客栈议事。沈颖回到房中,洗一把脸,便随来者去了。

张伯颜独自一人闷在房中,一会想起沈傲雪,一会想到沈颖,越想越乱,也不知道喝了多久,慢慢睡了过去。等醒来的时候,已是第二日清晨。

听到有敲门声,便从床上爬起来,觉得余醉未醒,走起路来还有些晃。开门一开,是沈颖。

沈颖见他面色苍白,语带关切,问道:“昨晚喝了很多吗?”

张伯颜觉得头疼得厉害,便坐在椅子上,有气无力地答道:“我也不知道喝了多少,反正是喝醉了。”

沈颖倒一杯茶,送到她手上,张伯颜接过热茶,喝了一口。

沈颖道:“爹爹来了,你赶快收拾一下,我们尽快赶去大宝岛。”

张伯颜道:“从江南到大宝岛,相隔千里,你爹爹怎么会来的这么快?”

沈颖道:“爹爹常年经商在外,这次正好路过河南,收到我的消息,才赶来的,并不是从江南而来。”

张伯颜想起吕方被沈家带走也有一段日子了,不知道现在已经到了哪里,于是问道:“你们抓走吕方,也是因为当年骆宾生陷害沈家一事吗?”

沈颖满脸疑惑,道:“我们沈家从来没有抓过吕方。”

张伯颜一惊,道:“当日是一位坐在轿子里的姑娘,带着风雨雷电四神将他带走的。而且那人说是沈家要找他,还拿出了五虎令牌。”

沈颖道:“难道是二姐?可是二姐为什么要抓吕方呢?”

张伯颜问道:“原来抓他的是你二姐,并不是你们沈家要找他?”

沈颖道:“风雨雷电是二姐的手下,二姐一向喜欢在江湖上游荡,很少回家。

她每当游历完一处名山大川,便会写信回来,告知一切。爹爹害怕他一个人在外面会有危险,便派一名家奴和四神随行保护,并将五虎令牌交给她,必要时,可请明教中人帮忙。”

张伯颜道:“原来如此!先前我曾见到有皇榜贴出,说吕方强暴了沈家小姐,这又是怎么回事?”

沈颖道:“我们沈家有三姐妹,那皇榜说的不清不楚,我们也觉得奇怪。而且我们姐妹从未遭人强暴,就算真有其事,凭我沈家的声望,怎会张皇榜捉拿凶徒?这岂不是自毁声誉?”

张伯颜道:“可是那皇榜乃是皇上所颁布,又有谁敢冒名?”

沈颖道:“现在也顾不得这些,爹爹正在等我们,你快准备一下,我带你去见过爹爹,便去大宝岛。”

张伯颜洗刷完毕,随沈颖来到大云客栈,到了房内,只见一位温文儒雅的中年男子坐在上首,那人面相和蔼,脸色平静时都带着三分笑意,让人见了,不由地心中喜欢。

见张伯颜进来,他笑脸相迎,道:“就是这位张少侠救了小女?老夫先行谢过了。”说着躬身施礼。

张伯颜赶忙回礼,忙道:“沈老爷您言重了,晚辈事有凑巧,救了沈姑娘。此乃小事一桩,万万不敢受沈老爷如此大礼。”

江南沈家名动天下,连皇亲贵胄也看沈家几分薄面。这沈老爷却毫无半点架子,言语之间虚怀若谷,与沈万三的骄横霸道,全然不同。

沈老爷笑道:“如此甚好,张少侠以后有什么用得着老夫的地方,尽管开口。”

张伯颜道:“不敢不敢!”

沈老爷有对手下道:“张少侠已到,赶快准备车马,现在就去大宝岛。”

手下应了一声,下去准备。沈万三和七名粗壮的大汉也赶了过来,沈老爷对沈万三道:“万三,按原定计划,没有我的命令,不可擅自动手。”

沈万三答道:“明白。”

众人一起出去,客栈外已经准备好了四辆马车,沈老爷、沈万三、沈颖、张伯颜四人各自上车,七名大汉随行,向大宝岛方向而去。

张伯颜心想:“这沈老爷只带七名护卫,看来不像是去兴师问罪的。倒是那沈万三,怒火熊熊,一副要杀人的样子。”

马车慢慢前行,张伯颜觉得马车内闷热难当,便拉开一侧的帘布,向车外望去。

却见城门处一群灾民涌了进来,守城的士兵正在呼喝驱赶,灾民不肯离去,一名士兵抬腿一踢,将一位老者踢倒在地。这时一位白衣少女带着一个丫鬟经过,她顺手扶起那老者,问道:“老先生,您没伤着吧?”

那老者道:“没事,多谢朱小姐。”那朱小姐回身让丫鬟取出一些银两,分给众灾民,灾民纷纷跪地叩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