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34)(2 / 2)

  听到这一点,即便是坐在周围的同行们也都忍不住啧啧称奇。当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或者需要扩大规模时,向资本寻求融资的情况很常见。不过通常的情况都是双方貌合神离,为了利益才不得不走到一起。就跟那些商业联姻似的,随时都准备好了背叛或者撕毁合作。

  像德州芯片这样主动把自己绑到了资本的战车上,宁愿损失一部分权益也要坚持并购的情况,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果他们没记错的话,堰川资本第一次出现在德州芯片的面前,还是扮演着恶意收购的野蛮人的角色。

  这才短短几年时间啊!德州芯片为了顺利完成收购,竟然还帮助堰川科技率先完成了在M国的上市。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被卖了还得帮助卖家赚到买自己的钱。

  更让众人觉得惊奇的是,堰川科技和德州芯片的并购项目还没有尘埃落定,陶堰和霍百川又开始张罗什么堰川科技园的IPO运作。一个还没建成的科技园,打着Z国硅谷的旗号,就要在M国上市了。

  这听上去简直是天方夜谭。

  只是一个概念而已。他们凭什么这么肯定这个科技园一定会赚钱?华尔街的操盘手们都不太懂。但是陶堰和霍百川过于信誓旦旦的态度,以及过往赫赫的功绩让他们不得不相信。

  正说话间,楼上传来细碎的声响和轻轻的脚步声。那两个东方人和大boss的谈话已经结束了。众人正鱼贯下楼。

  所有在一楼等待的操盘手们不由自主的站起身来,就听他们大boss笑着说道:那么,我们的合作就正式开始了。请相信我们的专业性,这一定是您做过最英明的决策之一。

  DK证券的专业毋庸置疑。霍百川笑眯眯说道:我们当然相信你们不会让我们失望。事实上,这次合作只是一个开始。不出意料的话,未来数年,我们都将是彼此最为亲密信任的合作伙伴。

  当然。大boss说着,示意侍者送来香槟,举杯示意:为合作干杯。

  陶堰和霍百川也跟着举杯示意,回应道:干杯。

  很好。大boss笑眯眯的看了一眼窗外,悠然自得的说道: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美妙的夜晚吧。

  第58章

  堰川科技园想要在M股, 港股和A股同时上市。为了确保上市首日科技园的股票不会乏人问津,落入无成交量的尴尬境地,陶堰和霍百川必须事先找好证券商帮忙造势。让更多交易员在股票上市后的第一时间向客户推荐。为了调动证券商的积极性, 陶堰不惜血本,在让利方面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这也是合作达成后,DK证券如此兴奋的重要原因。

  如果事情进展的像陶堰计划的那样顺利, 那么DK证券单是在堰川科技园这一个项目上, 就能赚到几个亿M金的利润。更不要说双方接下来还会有更紧密的合作。

  如果不是堰川国际资本刚刚成立两年,在M国和港岛的根基还是太浅, 当天深夜,回到酒店后,霍百川跟陶堰如是感叹:这单生意, 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做。

  陶堰倒是并不觉得遗憾:这地球上的钱, 终归不是我们两个人就能赚完的。既然赚不完,不如大家一起赚。用几亿M金的利润换大半个华尔街证券商帮忙宣传造势,我们也不吃亏。

  堰川科技园这个概念, 陶堰是打算往长线经营的。用长线价投的价值观来考虑,如果想让堰川科技园的股票坚/挺三十年, 那么不仅是在概念上, 相应的硬件软件配套资源都要跟上。

  所以陶堰必须保证堰川科技园在资本市场的稳定形象。堰川国际资本的收益率虽然令人眼红,但受限于陶堰和霍百川的精力和时间成本,堰川国际资本在经营和投资策略方面,一向侧重于主力直接下场的短线投机和长线持股。注重于公对公的资产并购与重组。而不是像市面上的其他证券商那样,把主要客户群体定在广大的散户身上。

  更不要说陶堰在亲自主持全球范围内的各种兼并收购项目之外, 还要着手构建堰川系的建立。确保堰川系在资本市场的良久发展,以及利用资本运作实现资本反哺实业的设想。

  这么多重要的事情都需要他和霍百川亲自去做。很多细枝末节的小事,陶堰是既没有精力也懒得浪费精力去张罗。

  所以在全球资本市场上拉拢物色合适的证券商作为合作伙伴, 向散户推荐堰川系的股票,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不是DK,也会有其他证券商。堰川资本是不会做这种繁琐工作的。

  霍百川当然也能明白陶堰的想法。他只是讨厌陶堰跟华尔街那帮人走的太近。

  我不喜欢那些野蛮人。霍百川跟陶堰抱怨:他们只会投机,嗑药,满脑子精虫上脑。

  陶堰安抚性的拍了拍霍百川的肩膀:我们也没什么时间留在华尔街。等到堰川科技园在M股上市的筹备工作完成以后,我们还要去港岛。接下来就回江州了。

  霍百川哼哼唧唧的搂住陶堰,试图萌混过关。

  陶堰有些好笑的推开霍百川的脑袋:去洗澡吧。

  霍百川眼睛一亮,身后无形的大尾巴甩来甩去,兴奋到声音都飘了:我这就去。

  三步并作两步的窜进浴室。霍大尾巴狼先生不知道又想到了什么,有些害羞的从门后露出一个脑袋,含羞带怯的询问陶堰:你想跟我一起洗吗?

  陶堰看着大尾巴狼先生那副做作的样子,忍不住莞尔一笑。一边解扣子,一边悠然自得的踱步进了浴室。

  哗哗的水声遮掩了细语低吟,浴室的门哐当一声紧闭,将一室春光严严实实的挡在门后。

  两个月后,国内考察团结束了在硅谷的考察行程。对于他们来说,这一次旅行收获不菲。不仅切身感受到了硅谷的科研氛围,也非常深刻的体会到科技发明要结合市场需求这一真理。

  与国际最具权威的科技大佬当面交谈,亲自感受国际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在陶堰和霍百川的大力支持下,硅谷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召开了七八场全球范围内的科研讨论会。讨论会由陶堰和霍百川出资,以堰川科技园的名义面向全球广发邀请函,特地邀请最顶尖的科技大佬们共同赴会。

  来自全球最顶尖的天才们汇聚一堂,发起了一场场头脑风暴。那些智商超高的大脑们相互碰撞,灵感激发,火苗四溅,每一天都是思维的盛宴,每一秒都是常识的颠覆,每一个见解都有可能引起新科技的变革。这一场场头脑风暴对于众人来说简直就是饕餮盛宴般的享受。

  而对于时刻挖掘新鲜素材的媒体来说,这般大佬云集的盛宴也是他们求之不得的社会热点。来自全球各地的媒体记者自动自发的汇聚到硅谷,将每一场研讨会上的逸闻趣事或者新鲜见解发表成文章。

  而随着这一场场的研讨会圆满结束,堰川科技要打造Z国硅谷的消息也潜移默化的传遍全球。受到这些新闻热点的影响,堰川科技园的项目还没有正式竣工,就已经在全球资本市场和新闻媒体眼中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

  这当然也是陶堰和霍百川苦心筹谋的结果。为了进一步加深堰川科技园在资本市场的形象,陶堰和霍百川还宣布要在硅谷建立一个科研基地,汇聚全球最顶尖的科研人才,引领全球最尖端的科技,并且每年还会定期向国内输送科研人才,确保堰川科技园能够一直追随国际最前沿的科研成果,直至达到领先赶超

  消息传回国内,自然引发群情振奋。以至于堰川科技园还没有挂牌上市,就已经引发了股民们的疯狂追捧。不仅如此,陶堰和霍百川在新闻传开的第一时间接到了无数电话。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邀请如雪花一般纷纷洒洒,都表示如果陶堰和霍百川愿意在当地建造科技园,他们会全力支持,会把科技园列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一号项目。

  陶堰和霍百川一时间应接不暇。他们确实预料到堰川科技园的项目在他们的运作下会很火爆,却没想到能火爆到这种程度。面对各种优惠政策,两人也不是不动心。但是思前想后,陶堰和霍百川都觉得以国内现阶段的民营科技发展程度,根本没有能力承载多个科技园的孵化效应。如果盲目在各地建造科技园,最终的结果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