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节(2 / 2)


  九宁瞥一眼摔落在花丛里的木屐,又抬头看他一眼,见他不说话,似乎有些失望。

  借着宽松轻薄的长裙遮挡,九宁一直保持着金鸡独立的姿势,发间金簪垂下的串珠轻轻晃动,快站不住了。

  见周嘉行没有帮忙的意思,她估算了一下自己和花丛之间的距离。

  早上花农洒过水,甬道边上湿漉漉的,如果踩上去,刚换上的崭新的彩锦丝履肯定会弄脏。

  她很喜欢这双丝履,有些犹豫,抬头环顾一圈,提起裙子,脚尖绷直,伸长腿去够木屐……

  呃,腿太短了,够不着。

  这时,前方传来脚步声。

  九宁有些诧异,抬起头。

  周嘉行转身往回走,俯身捡起那只木屐,送回她脚下。

  他单膝着地,眼皮低垂,放好木屐。

  九宁怔了怔,悬空的脚塞进木屐里,重新站稳。

  “谢谢。”

  “阿二他们守在蓬莱阁外面,日夜有人轮值,以后不会发生今天这样的事。”

  周嘉行缓缓道,站起身离开。

  九宁没说话,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长廊尽头。

  就在刚才,未来的皇帝伺候她穿鞋子啦!

  侍婢衔蝉走下长廊,找到九宁的身影,快步走过来,“九娘,使君想要见您。”

  九宁回过神,眼底闪过一抹笑意。

  来得正好,她早就想会一会这位伯祖父了。

  他是怎么发现周嘉行的?

  他会不会已经知道周嘉行的身世了?

  九宁暗暗思忖,之前她不想惹怒周嘉行,所以没打算揭破他的真实身份,现在看来她必须提醒周都督一声。

  而且得尽快,不然周刺史就要来抢人了。

  周刺史是周家嫡出的继承人,周都督只是后来从远支里挑来的嗣子。

  周都督刚到周家的时候,周刺史博学多才,仁厚谦恭,名声远播,大家都说他考中进士以后肯定能留在长安当大官。

  周刺史没有辜负长辈的期望,他北上赶考,一举得中,春风得意马蹄疾,风光无限。

  参加樱桃宴,结识长安名门子弟,灯阁前打马球,赴公主府赏花宴,大慈恩寺留诗……

  周刺史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星辰,辉光灿烂。

  就在他怀着一腔热血壮志等待任命的时候,吐蕃打进长安,长安世家仓皇出逃。

  那只是一个开端。

  此后几年,北方大乱。

  周刺史辗转了不少地方,屡屡受挫。他不懂军事,乱世之中,他没有用武之地。

  后来周刺史回到家乡接管江州。

  为保住祖宗基业,他不得不放下骄傲,对周围虎视眈眈的近邻们卑躬屈膝,用金银财宝、美人和恭顺的姿态换来一时的安宁。

  直到周都督领兵回到江州,周刺史才终于不用受制于人。

  周刺史膝下有两个儿子,十几个孙子,其中随便哪一个挑出来都比周百药资质好,可周刺史对自己的儿孙非常冷淡,好像眼里只看得进周百药、周嘉言和周嘉暄父子三人。为了这个,周刺史的儿子和他闹翻,直到病逝前都不肯原谅他,孙子也和他疏远。

  九宁回房换了件窄袖胡服,长发用锦缎束起,戴珠翠金箔花,去见周刺史。

  她有自知之明,对付周百药和五婶那样的人,她尽可以随着性子瞎胡闹,怎么好玩怎么折腾。

  但面对周刺史,什么心计花招都没用,与其被对方看穿嘲笑,还不如坦诚一些。

  周刺史生活朴素,不像周都督那么爱显摆。住的院子种了很多竹子,凤尾森森,怪石嶙峋,虽然没有其他雅物陪衬装饰,但一看就很有格调。

  连周刺史的侍从也个个带有书卷气,领着九宁进了一间花厅,“娘子稍等,使君马上就来。”

  九宁等了没一会儿,外边传来脚步声。

  她立刻站起来,迎上前,对着走进来的老人行礼,“伯祖父,侄孙女无状,让您见笑了。”

  周刺史一怔,目光在她脸上转了转,含笑问:“怎么?”

  九宁道:“刚才婶婶们求到我跟前,我故意使性子,伯祖父肯定已经知道了。”

  周刺史走进正厅,坐于长榻上,示意九宁也坐下,“既然知道了,九娘愿不愿意帮一帮你的两个堂兄弟?”

  九宁抬起下巴,一脸骄横,“伯祖父,是五婶先来诬陷我的。”

  周刺史笑了笑,他年轻时俊秀,年老了也是慈眉善目,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对,是你婶子错了,十郎和十一郎也不该拿蛇吓唬你。九娘,你是个好孩子,大人不记小人过,帮一帮他们,等十郎和十一郎好了,伯祖父替你教训他们。”

  九宁皱着眉思考了片刻,抬出周都督,“阿翁在家的话,看他们还敢不敢欺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