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5节(2 / 2)


  报信的人回答说:“通知了,唐将军说会马上派一千人过来帮忙擒拿苏晏。城门也紧闭,各坊戒严,任何人不得外出。”

  周嘉暄回头看一眼火炉床。

  九宁连忙闭上眼睛装睡。

  “出去说。”

  周嘉暄抬脚走出去,走到门口时,叮嘱侍婢,“好生照料九娘,外面的事不要惊动她。”

  侍婢恭敬应下。

  周嘉暄带着惊慌失措的亲随离开,门又合上了。

  九宁等了一会儿,睁开眼睛,爬起来走到门边,透过槅窗往外看。

  周嘉暄已经带着人离开,一行人背影匆匆,飞快消失在幽暗雨幕中。

  九宁立刻回卧房,随意梳了个螺髻,穿上兽皮靴,披了件防雨的玄色龙纱斗篷,带上阿二几人,悄悄跟在周嘉暄后面。

  ……

  周家的祠堂灯火通明,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身着甲衣的江州兵。

  士兵们手执长弓,拉满弦,箭尖全部指向祠堂门口。

  雨水顺着箭尖淌下,气氛凝重。

  刚才周嘉行带着十几个黑衣人掳走周刺史、周百药和周嘉言进了祠堂,其他房的子弟陆陆续续赶到,负责保护刺史府的唐将军接到消息也带着士兵们赶过来,转眼间就将祠堂围得水泄不通。

  周嘉暄赶到后,先去见唐将军:“里面是什么情形?”

  唐将军道:“那个叫苏晏的,抓了人就往祠堂来了,不过好像没有伤人。”

  周嘉暄揉揉眉心,点点头。

  第40章 当年

  九宁以为自己会看到一场激烈的厮杀。

  她甚至连帮被擒的周嘉行求情的理由都想好了。

  然而祠堂很安静, 大雨滂沱,江州兵们沉默地守在外面,四周曲廊里火把熊熊燃烧, 映出士兵们黧黑的脸庞。

  周嘉暄已经进去了。

  士兵看到一个身披玄色斗篷的人从大雨中走近,手中弯弓抬高,“什么人?”

  来人抬起头, 朦胧的火光照亮她的脸, 一双乌黑的明眸, 肤色雪白,容光慑人。

  身后几名护卫皆佩了陌刀。

  唐将军不禁愕然,下巴都快惊掉了, 暗道了一声小祖宗, 上前几步, “九娘怎么也来了?里头乱着呢, 您回去吧。”

  周都督在的时候,唐将军常去回话, 九宁早就和他混熟了。

  九宁摘下兜帽, 顺着湿漉漉的石阶步上长廊, 问:“苏晏想做什么?”

  唐将军摇了摇头, “没人知道,他保证不会伤人。”

  九宁扫视一圈,估摸了一下人数。

  江州是周家的地盘, 周嘉行如果带着人往外跑, 兴许能逃出刺史府混出坊, 可他却偏偏往里走,而且来的是守卫森严的周家祠堂,唐将军带人围过来,层层弓|弩手排出铜锅阵,哪怕他是绝顶高手,插翅也难飞。

  他为什么要来祠堂?难道他想要认祖归宗?只是揭破身份的话,应该不至于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吧?

  沉寂中,黑漆大门吱嘎响了一声,有人走了出来。

  士兵们提高警惕,握紧刀柄。

  走出来的人是周刺史的亲随,他脸色平静,环顾一圈,对上唐将军的视线,道:“使君有令,待会儿若周嘉行从这里出来,你们不可伤人!”

  唐将军一脸茫然:“谁是周嘉行?哪房的郎君?”

  亲随解释道:“周嘉行就是苏晏,他是家中二郎。都督前不久来信说已经查明苏晏的身份,使君正准备告之阿郎,劝阿郎和他相认,不想出了这样的乱子。”

  唐将军惊愕地瞪大眼睛。

  本以为江州出现奸人细作,没想到居然是周家家事。

  一旁的九宁听亲随说周嘉行的身份已然暴露,眼珠滴溜溜转了一圈,走上前问:“周嘉行是我二哥,我阿耶、长兄、三哥都在里面,我可以进去吗?”

  亲随看到她也吃了一惊,“九娘稍等。”

  转身进去,不一会儿走了出来,“使君说九娘可以进来。”顿了一下,叮嘱她,“九娘就站在外面走廊里,不要进去。”

  九宁答应一声,带着阿二几人踏进祠堂。

  祠堂里空荡荡的,夜色中显得阴森,走过重重院落,到得供奉祖先牌位的正堂前,才听见里头传来说话声。

  九宁走过曲廊,站在走廊外往里看。

  正堂里燃了数百支蜡烛,地上几株铜鎏金大灯树张开枝丫,每一根枝丫上十几支儿臂粗的红烛,烛芯烧得滋滋响,将正堂照得恍如白昼。

  大堂里挤满了人,周家各房郎君站在最外面,神色各异。

  都是刚睡下被惊醒的,有人镇定从容,有人面带惊惶,有人吓得发抖,有人神色懵懂,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