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1节(2 / 2)


  狂风吹散云层, 几缕明亮光束倾泻而下, 洒在她身上脸上, 镀上一层淡淡的金光。

  回眸一笑, 灿若朝霞。

  斗鸡场门口熙熙攘攘,各家郎君们和看热闹的老百姓目瞪口呆, 愣愣地望着她。

  温小郎瞠目结舌, 脸都泛绿了。旁边几个温家郎君七手八脚扯他下马, 堵住他的嘴,朝周家郎君抱拳致意,悄悄离开。

  十一郎几人最先反应过来,欢笑着一抽鞭子,飞驰到九宁身边,齐声欢呼。

  天使千里迢迢,亲至江州宣旨,周刺史大吃一惊,特意换上当年武宗在位时颁赐的那套官服,焚香沐浴,腰佩鱼袋,脚踏云头履,出门相迎。

  多日不出门的周百药也洗漱一番出来见人了,他是周都督的独子,往常周都督得了朝廷封赏,众人都会争着奉承恭贺他,这一次他们却频频和大郎周嘉言、三郎周嘉轩寒暄招呼。周百药冷眼看着,没有作声。

  上回周都督手刃贼首,却只捞到一个虚职,气得当众骂小皇帝是“黄发小儿”,慧梵禅师许下无数诺言才说动他去辖制李元宗。此次周都督北上立了大功,小皇帝不敢再小气,除了晋升虚职,还颁下各种赏赐,金银财宝若干,绫罗绸缎若干,健壮良马十匹……天使照着册子练了一遍,说了一通套话,吹嘘周都督“浑身是胆、智勇双全”,对朝廷忠心耿耿,乃当世第一名将。

  这种话从天使嘴里说出来,周家人不由得抖了抖,总觉得听起来……有点心虚。

  没有人比周刺史更清楚周都督对小皇帝没有一丁点恭敬之心,但他脸上毫无异色,笑眯眯地和天使攀谈,就仿佛他的堂弟真的是圣旨上夸的那样忠心赤胆。

  周家人瞪大眼睛:原来浓眉大眼的使君才是脸皮最厚的!

  九宁在堂兄弟们的前呼后拥中回到周家,周家下仆已经改了称呼,恭敬地唤她“永寿县主”。

  天使见到九宁,含笑打量她几眼,见她年纪虽小,却气度出众,神采飞扬,笑着道:“县主果然如都督所说冰雪无邪,伶俐可爱。”

  九宁笑着同天使见礼,一对梨涡轻皱。

  天使五六十岁年纪,最喜欢九宁这样娇俏明媚、大大方方的小娘子,扭头问周刺史九宁可有婚配。

  说着又似有意、似无意地提起雍王李昭,说他只比九宁年长数岁,还未娶正妃。

  在座的周家人愣了一下,悄悄交换一个震惊的眼神。

  雍王李昭是当今圣人的堂弟,虽说不是亲兄弟,却自小和圣人一起长大,感情甚笃。李昭的外祖母是武宗的姑母、嫡出的永福长公主,母亲出自和博陵崔氏并称“天下第一高门”的清河崔氏,父亲是武宗的堂弟中山王。

  李昭和武宗的血缘更近,当年差一点就被推上那个位子。但他天资聪颖,年少早慧,奸宦曹忠怕他和武宗一样即位后先拿宦党开刀,以李昭体弱多病为借口,扶持懦弱怕事、耳根子软的李茂即位,是为当今圣上。

  这几年频频有看不惯曹忠把持朝政的大臣接触李昭,为此曹忠派人严密监视李昭,将他囚禁在兴庆宫内。

  天使提起李昭,纯粹是出于热心,还是意有所指?

  正厅里安静下来。

  周家人的视线集中到周刺史身上,看他会怎么回答。

  周刺史神色如常,淡淡道:“她祖父颇疼她,视她为掌上明珠,自然都按她祖父的意思办。”

  言下之意:我说了不算,你们去找周都督吧!

  天使笑笑,低头品茶。

  九宁听到这里,知道周都督并未归家,有些失望。

  和天使客气几句,接了旨意,看了小皇帝赏赐的奇珍异宝,各房郎君、女眷前来恭贺。

  仆从一波一波过来拜见九宁,接到消息的江州本地豪族和地方官陆陆续续上门,姻亲旧友也结伴来庆贺。

  周嘉暄出面招待男客,女客由吴氏敷衍,九宁只管端坐蓬莱阁,等着别人来给她送礼。

  一直闹到晚上,各大世家送来的礼物实在太多,管事来不及一一登账造册,只能点起灯烛连夜忙活,库房外面雪地上锦盒堆成小山包似的。

  九宁喜欢翻锦盒,看别人家都送了什么。

  有些礼物她很喜欢,让衔蝉收着,不喜欢的就放在另一间库房留着赏人。

  是夜,周家设宴款待天使一行人。

  天使出自长安,什么热闹没见过?

  怕天使看不上江州的酒宴,周刺史派人找九宁借崔氏嫁妆里的云母、琉璃屏风和古董玩器。

  “县主放心,使君说用完之后马上就送回来,绝不会磕坏一点。”

  九宁一挥手答应下来。

  宴席很热闹,美姬献舞,乐班奏乐,据说还召了江州坊间的名妓来助兴。

  直到夜半,外面还隐隐传来丝竹音乐声。

  九宁看过赏赐的珠宝后,叫来阿大,问:“阿翁什么时候回来?”

  阿大答说:“都督要等李司空离开长安后再启程,约莫是年底回来。”

  接着解释他们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到江州,“都督说要给县主惊喜,命属下们先动身,属下原本上个月就能到的,路上天使水土不服,需要修养,耽搁了些时日。”

  九宁问:“阿翁在京城一切都好?李司空有没有为难他?”

  阿大道:“都督智勇双全,李司空虽然势大,却总被都督气得头疼,都督还抢了李司空的一匹马。”

  阿翁就那么喜欢宝马吗?怎么又抢李元宗的马了?

  九宁失笑,问了些周都督在长安的饮食起居。

  阿大一一答了。

  九宁知道周都督这次上京就是“奉旨气人”去的,朝中大臣指望着靠他压住李元宗的气焰,想来只能捧着他,绝不敢轻易委屈他,心下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