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6节(1 / 2)





  多弟领着侍女在寝宫等候,伺候他们行坐帐礼。

  九宁累得浑身酸软,看侍女奉上合卺酒,艰难抬起胳膊,拿起自己那份。

  目光不经意落到一旁的周嘉行脸上。

  他眼眸低垂,端起银盏,神情很认真。

  认真到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九宁心跳漏了一拍,仿佛才意识到自己这是在和他成亲似的,喝酒的时候差点呛着。

  周嘉行嘴角翘起,笑了笑,接过她手里的银盏,放到一边内侍手里的托盘上。

  侍女跪坐在毡毯上,用五色丝线将他们的脚系在一起,对望一眼,吃吃笑,默默退出去。

  烛火摇曳,屋中安静下来。

  第145章

  水晶帘轻轻晃动。

  侍女离去前, 放下床帐, 吹灭外间灯火, 哐当一声,合上宫门。

  内室笼罩在朦胧的烛光中,床榻、箱笼、案几、密密匝匝的幔帐都镀了一层柔和的晕光。

  九宁坐在床沿, 慢慢想起今天一整天的事。

  好像李昭、周都督、周嘉暄、炎延、怀朗、秦家兄弟还有朝中大臣都来了, 他们对她行礼,和她说话, 到处都闹哄哄的,丝竹乐声从早响到晚。

  祭礼前,身着青莲色袈裟的雪庭带她去奉香,拈起一朵供花别在她腰间垂挂的佩绶上。

  殿前凉风习习,她头梳高髻,着青色礼服,走出香堂,站在花木葱茏、翠色逼入檐下的花池长廊前, 回眸朝他微笑, 梨涡清浅, 笑意浓浓。

  雪庭双手合十,目送她在仆从侍者的簇拥中走远。

  “惟愿吾家九娘此生平安喜乐。”

  筹备婚宴的是内侍省诸舍人, 九宁没管什么事,因为日子提前了, 也没来得及排演, 一整天她按着女官和正使、副使的指示, 拜天拜地拜祖宗,还乘车到宫城外的城墙上露了个脸,守在城下的百姓顿时炸了锅一般,激动得喜极而泣,齐齐跪下山呼万岁,声震云霄。

  卢公和李昭站在远处,看着匍匐在城墙下的百姓,交换了一个眼神。

  大战前举行大婚,对于稳定朝政来说,也有益处,还能激励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士。

  九宁爱热闹,不过她更喜欢坐着看热闹,而不是让别人来看自己的热闹。终于挨到夜幕降临,女官们一遍遍念诵祝词和应景的诗。

  多弟越众而出,要求周嘉行赋诗。

  九宁累得神思恍惚,脸上神情认真肃穆,其实心里在开小差,听到多弟的要求,立刻醒过神,差点笑出声。

  她没抬头,却能感觉到周嘉行看她一眼,念了一首诗。

  周围女官对视一眼,脸上露出惊讶之色,她们本意想为难一下周嘉行,都知道大将军虽然自己读过书识得字,但赋诗可不是算账,没那么容易学。

  没想到大将军早有准备。

  也是,若大将军连这点刁难都应付不了,又怎么能权倾朝野?

  烛火静静燃烧。

  九宁回想刚才周嘉行念的那首诗,有点紧张,有点不知所措,倒也不是恐惧,就是单纯因为没经历过,像踩在云端上似的,轻飘飘、晃悠悠,心如乱麻,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什么。

  二哥瘦削高挑而又健壮,每次压着她说话的时候浑身紧绷,以后就要和他睡一起了,两个人每天一张床上醒来,会是什么感觉?

  脑子里正在胡思乱想,耳边飘来周嘉行的声音:“累了?”

  九宁点点头,抬起眼帘。

  周嘉行和她肩并肩坐着,侧身面对她。目光和她对上,嘴角上扬。

  窸窸窣窣一片轻响,刚才坐帐礼的时候除去繁重的头饰,多弟把他们俩的长发各捻了一缕梳到一起,用丝帛系在一处,他这一动,系在一起的头发扯开,丝帛收紧。

  九宁低头看着他的卷发和自己的长发系在一起,似有温柔水波从心头潺潺淌过,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心里涌动着一种平静宁和的情绪。

  她捧起那束长发,缠在指尖玩,“二哥,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就想摸你的头发玩。”

  周嘉行看着她,“还记得第一次见我的情景?”

  “当然记得。”九宁一笑,“你生得好看。”

  那时的周嘉行还是个雪肤花貌的少年郎,一双迥异于周家郎君的浅色眸子,卷发浓密,神情冷淡,面对她的亲近,避之不及。

  她想起他那时候的绝情,抓着头发去蹭他的脸,“你呢?你还记不记得第一次看见我的时候?”

  周嘉行坐着没动,凝望她的目光幽深,“记得。”

  自然是记得的。

  一直都记得。

  托盘里放了把忍冬纹小银剪子,九宁抓起来,剪下缠在一起的头发,塞进锦囊里,递给周嘉行,“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二哥,你收好了,以后你得听我的话,得对我好。”

  周嘉行收起锦囊。

  九宁又道:“我也对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