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节(1 / 2)





  不光这姐妹花这样想的,其他人一样,孩子是根,有了孩子就等于有了根,大家朴实的脸上洋溢着欢乐。

  可是等到男娃仰着小脸说:“我现在有十二个弟弟妹妹。”

  人群沉默了,那俩老姐妹瞠目结舌。

  “我的娘勒,这女人咋这么能生?这都十二个上了,咋还没停呢!”

  “是呀,这么些孩子能养活吗?”

  “我瞅着那男人不是好东西!拿自己媳妇当畜生!比兔子还能生!真要这么生的话,不得累死!”

  已经十八个小孩了,全场肃静。

  年轻女人变成了老女人,她拖着疲惫的身子,说:“我这辈子只干了一件事,生孩子。”说完这句话,她闭眼了。

  大家伙吓坏了,这人不会真没气了吧。

  肖小玲扯不出一抹笑来,她浑身笼罩着一股悲凉之意,这种直冲天灵盖的郁闷难以言说,她一直在卫生院工作,从十七八到现在二十七八。

  早先结扎时,有女人过来闹事,说不要她男人结扎,她要怀孕,她要生孩子,她要生十七八个孩子……

  嬉皮笑脸的人耷拉下嘴角,难受互相传染,大家不知道咋张口表达,但是心里闷,这个故事已经结束了,但关于他们的故事永远没有尽头。

  第二个故事调动了大家的情绪。

  全是女娃的人家和全是男娃的人家对比。

  由于人数有限,所以改成了一户人家有一个女娃,一户人家有一个男娃。

  一开始大家喊道:“我选男娃!有男娃的那户人家肯定过得更好。”

  事情的发展往往让人预料不到,是女娃的那户人家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她刻苦学习,在队里谋了一份差事,到后来,被公社的主任看重了,于是一步一步,成了女干部,而是男娃的那户人家,全家人宠着,到头来一事无成,最后成了啃老族,年迈的父母还要干活养活自己年轻力壮的儿子。

  老姐妹说着话。

  “为啥养女娃的那户人家过的好啊?”

  “过得好又咋样,家里没根!”

  “没根就没根吧,要是我儿子这样,让我老的时候干活,我不一巴掌把他拍死才怪!”

  “可是……没根!”

  “去你的没根,过得好才是真的!”

  这个故事给岭上大队的人带来了争论,大家各执一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第三个节目是临时加上的。

  一个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话题。

  个人有个人的活法,个人有个人的本事,你会养鸡,我会喂猪……总之,学一门手艺,有一门本事,造化无穷。

  最后一个节目是跳舞,大家扭起腰来唱起歌,为了加强与群众的交流,林三柱借鉴“杨子荣狂追座山雕”的戏码,让表演队的人下来,和群众一起欢声笑语。

  林四柱一开始还坐在石头上,到后来气氛过于火热,他站起来,跟着几位大娘,一起燥起来。

  林四柱朝肖小玲示意。

  “社员们,今天的表演到此结束,请各生产队有秩序带回。”

  有人表示没看够。

  “再表演一个!”

  “对,再演一个,我要听歌!”

  “我要看生孩子!”

  “我要看女娃当干部!”

  “我要看……”

  肖小玲拍手,让大家静一静,林三柱整理领子上去发表讲话。

  “父老乡亲们,这次演出到此为止,有机会我们再会。”见群众表达不舍之意,林三柱一停顿,接着说,“但是,任务还没有结束,我和肖主任经过商讨,打算在岭上大队举办一个‘感悟’比赛,大家可以把这次表演的感想写下来,有不会写字的朋友不要着急,可以让人代写,时间截止xx月xx号,到时候我们会选出这次‘感悟’比赛的一二三等奖。”

  有人问:“获得了一二三等奖有啥好处?”

  肖小玲过来说:“大家不要急,好处是有的,第一个是证书,第二个是登上公社医院宣传栏,第三个是大队这边发奖品,一等奖发搪瓷杯子,二等奖发毛巾,三等奖发本子铅笔和橡皮。”

  底下的人交头接耳。

  “有奖品发!我要试试!”

  “我不行,但我家狗蛋上小学了,回去让他试试,等等,狗蛋去哪了?狗蛋!”

  演员留在台子上,和群众交流。

  肖小玲带着林三柱逛了几户思想上有问题的人家,林青莱随行。

  第54章

  “这户人家——”肖小玲欲言又止。她顿了顿又说:“这户人家情况有些复杂,一个寡妇给自己傻儿子买回来一个媳妇,之前媳妇怀不上孩子,寡妇使劲了土方法,就是不行,现在好不容易怀上孩子,寡妇不知道从哪听来的消息,说媳妇肚子里是女娃,寡妇这下不高兴了,她原以为可以抱上大孙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