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节(1 / 2)





  皇帝命何相、苏相、仝尚书三人再议此事。

  苏相还是方才的意见,“太后凤体安康,才是第一要务。”

  仝尚书抹汗道:“臣向来愚钝,请陛下允许臣多想想。”

  皇帝知道他自来如此,倒也不以为怪。

  何相为人谨慎,思量良久,正要开口说话,淮王缓步而入。

  皇帝对淮王这个儿子明显偏爱,笑道:“你说有公事未决,要向朕请示,是什么了不得的公事?”

  淮王道:“不急。等父皇忙完了,孩儿再请示。”

  “父皇哪有忙完的时候。”皇帝微笑摇头。

  多少军国大事等着他处理,皇帝要想闲下来,也是不容易。

  淮王道:“不是什么大事。”

  他冲永城王努努嘴。

  淮王打了永城王之后便向皇帝坦白了,皇帝见他这样,知道他是少年人心性,打着请示的名义来看永城王的笑话,一笑置之,并不在意。

  永城王见淮王来了,气得直咬牙。

  永城王虽然愚蠢,但他凭直觉也知道,他和淮王算是结下梁子了,淮王这是来和他捣乱的。

  果然,淮王拜见过皇帝,便欣然向众人说道:“方才江姑娘在永寿宫大显身手,诸位听说了么?宁国夫人心跳骤停,是江姑娘妙手回春给救回来的。”

  “心跳骤停?”何相大惊。

  “对,心跳骤停。”淮王微笑看着他,“宁国夫人实在幸运,她没有呼吸的那一刻,江姑娘正好到了永寿宫。江姑娘虽然小小年纪,但因为她母亲冯夫人昔年曾救治过同样的病人,江姑娘听冯夫人讲述过具体情形,便依着冯夫人当年的做法,顺利将宁国夫人救醒了。”

  冯夫人。何相心中涌起惊涛骇浪。

  何相情不自禁向江蕙看过去。

  江蕙嫣然一笑。

  江蕙相貌像安远侯,但她这嫣然一笑,却隐隐可见当年她母亲的风采。

  ☆、043

  永城王忽然想到永寿宫发生的事, 对淮王怒目布视。

  这个李颎太可恶了,他特地赶在这个时候来说什么心跳骤停、冯夫人,就是来提醒何相、告诉何相:当年救何相母亲的人找着了, 江蕙的母亲, 正是何老夫人的救命恩人。何相事母至孝,知道了江蕙的身份, 他还能不偏不倚么?肯定向着安远侯府,肯定和穆王府作对啊。

  永城王恨淮王坏了他的事, 瞪着淮王, 目光凶狠。

  淮王一笑, “二堂兄,你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是对我有什么不满么?”

  永城王皮笑肉不笑, “没有,你想多了。”

  “如此甚好。”淮王颔首。

  项城王在一边是干着急没办法。唉,当着皇帝的面这么瞪淮王,淮王不会少一根毫毛, 皇帝心里却会不舒服,这又是何苦呢?这是给穆王府招黑啊。

  苏相、仝尚书只知道宁国夫人是服侍庄太后多年的旧仆,听说江蕙救了宁国夫人, 觉得宁国夫人能捡回性命,江蕙能借此机会搏得庄太后的好感,两个人运气都很好,却没往别的地方想, 各自夸了江蕙几句,便又重新说回正题,“何相爷以为呢?”又回到穆王府和安远侯府这桩公案。

  何相道:“方才我已经说过了,应将穆王世子被刺原因、经过等一一详查,查明之后,依照律例处理……”

  永城王一脸警觉,叫道:“何相爷,你可不能徇私啊。”

  “老夫哪里徇私了?”何相虽然涵养好,但被永城王这么一说,也沉下脸来。

  文官的声誉最要紧,当着皇帝的面说何相徇私,谁受得了。

  项城王在一旁急的汗都快下来了。

  这个永城王,他也二十多岁的人了,怎么就学不会说话呢?怎么就这么笨呢?

  项城王有心替永城王辩解几句,但知道永城王向来自负,恐怕自己一开口,反而会遭到永城王的训斥,让事情更加糟糕,只好低头不语。

  永城王自己也觉得不对劲,忙挤出丝笑容,“何相,我方才辞不达意了,我的意思其实是,何相不要偏向安远侯府……”

  “我只说依照律例处理,永城王殿下便以为我要偏向安远侯府,这可奇了。”何相面带惊奇之色,“莫非永城王殿下以为穆王府行事不合律法么?否则怎会有如此奇怪的说法?”

  “对啊,永城王你心虚吧?否则,为什么何相一提依律处理,你便气急败坏了?”江蕙大力赞成。

  “永城王殿下的反应,确实奇怪了些。”安远侯沉稳平和,话意却也是顺着何相说的。

  仝尚书性情憨直,也道:“的确如此。永城王殿下,敢问穆王世子到底是如何受的伤?真的有刺客向他行刺么?”连穆王世子是否真的被行刺都怀疑起来了。

  “自然是真的。”永城王又气又急。

  “陛下,臣想请永城王殿下将世子遇刺的经过详细讲述一遍,请陛下恩准。”何相生气过后,冷静异常。

  “陛下,臣请求将项城王暂时带离这里。”安远侯也站了出来,“先请永城王殿下讲述一遍世子遇刺经过,之后再请项城王讲述一遍,两遍讲完之后,事情应该很清楚了。”

  永城王气急,“江侯爷,你是说我和我三弟会撒谎么?”

  “殿下说哪里话。”安远侯客客气气的,但他身材高大,杀伐决断,自有凛然之意,“我并不是怀疑两位殿下撒谎,只是世子遇刺这件事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前的事了,时日越久,记忆越模糊,我怕两位殿下记忆有误,叙事不完整,故此才想将两位殿下分开。两位殿下一先一后讲述事情经过,两边的说法合上一合,真相会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