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8节(1 / 2)





  对于秦砚套现离开的行为,让很多人都认为秦砚是一个愚蠢且短浅的投资者。

  他们都认为如果再让千度继续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获得垄断地位。那才是千度真赚钱的开始。

  这暂时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谢北杨突然对秦砚说道:“秦砚,你最近让我注意的那部电影上映了。”

  秦砚长叹一气说道:“上映就上映吧。”

  无论他多想规避这件事,看来始终还是没有办法改变了。

  前几年的华国电影市场,想要拍出爆款电影,有着复制就可以成功的公式:

  票房=大制作+大导演+大牌演员+武侠

  无论怎么瞎拍,票房成绩都不会太差。可惜最近几年武侠式微,票房也越来越不尽人意。

  而年初秦砚的《地球要塞》让整个市场看到了特效电影的潜力,原来大制作还可以朝着特效前进!

  于是特效电影立刻成为整个电影行业中的风口,无数的资本涌入。

  连《地球要塞》的选角都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有好几个特效电影项目已经开始拍摄。

  因为一般的特效电影,剧本的创作难度并不大,基本上和普通电影没有任何区别。

  再加上它们的特效也不需要像秦砚那样精益求精,甚至有一些所谓的特效玄幻电影,直接从普通电影进行改造。

  反正剧本已经过了审核,他们完全可以一边拍一边联系电影特效公司进行制作。

  只要有“特效电影”这个噱头就好了。

  从它们开始拍摄,秦砚就一直关注着它们的新闻。但很明显,没有一部电影是能让秦砚认可。

  这都是些什么电影?不是拍摄结束后在画面上增加一些电脑特效就能被称之为特效电影啊。

  这些特效电影大多会在春节档上映,如果国内第一批特效电影就让观众失望,可以想象未来观众会对特效电影抱有多大的戒备之心。

  谢北杨回国的时候,秦砚就让谢北杨搜集这些电影的信息。其中特别关注的一部电视,正是由华影投资、港城知名大负责拍摄的电影《逍遥游》。

  在秦砚那个世界《逍遥游》可以说是掀起了无数的争议,秦砚原本想尽可能避免这部电影的出现和重演。

  秦砚甚至主动找上华影讨论过特效电影的制作。他反复强调,特效电影一定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要搞大投资。

  而且特效电影不是个人艺术美学的表达,它一定要优秀的剧本作为最基本的框架。

  但很明显,华影并没有把秦砚的话放在眼中依然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拍摄《逍遥游》。

  在历史面前,秦砚的努力毫无作用。

  投资3,000万美元,号称华国第一部 玄幻特效电影,在12月15号的时候全国上映了。

  《逍遥游》上映的第一天,谢北杨便亲自去电影院观看。

  从电影院走出来的时候,谢北杨甚至在怀疑人生,这就是特效电影?如果不是谢北杨回国前已经看了一些《地球要塞》的前期工作,恐怕他也不愿意再进电影院看特效电影了。

  想到两部电影的投资差距,谢北杨担心自己的个人审美影响判断,于是他便在网上收集影评信息。

  其中“怪味豆”作为网络影迷讨论电影的主要阵地,第一天评论条数就已经达到了5000条!

  这还是“怪味豆”成立以来,单日评论条数增加最多的电影。足以看出普通观众有多么期待《逍遥游》。

  可问题是,怪味豆沙上《逍遥游》的评分竟然只有4.2分。

  要知道怪味豆的潜规则,6分才算及格线。这意味着3000万美元投资的电影,口碑瞬间崩盘。

  “《逍遥游》到底讲了个啥啊?完全看不懂。”

  “这是一部只有外形没有内核的电影。”

  “就这还要3000万美元?我上我也行。”

  历史重演了秦砚记忆中的情况,但是又有些许的不同。

  曾经《逍遥游》上映的时候,网络上还没有一个专门供影迷观众讨论电影质量的地方。“怪味豆”俨然成为国内电影评分最公正、最客观的网络平台。

  现在网上铺天盖地的对《逍遥游》进行批判,让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担心质量,而选择其他同期电影。

  像华影这样的大型电影公司,当然明白观众口碑对于一部刚刚上映的电影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华影立刻联系他们手中拥有的各种传媒资源,让传统媒体、不要刊登任何关于《逍遥游》负面的信息。

  这些报刊可不敢和华影这样的重量级公司对抗,立刻统一口径,努力挖掘《逍遥游》的深邃内涵、赞扬它的艺术表达。

  报刊:看不懂《逍遥游》就是缺乏美学素养。

  网络:选择看《逍遥游》就是脑子有问题。

  而且“怪味豆”上还有大量对于《逍遥游》内容解析,把《逍遥游》优缺点都说得很清楚。

  华影立刻联系个“怪味豆”的负责人,想要删除有关《逍遥游》的评价。

  如果是一般的公司,“怪味豆”肯定毫不犹豫的直接拒绝了,但是华影终究是不一样。

  不仅因为华影的江湖地位摆在那儿,更重要华影和秦砚有过那么多次的合作。这就是老板的老朋友求上门了,负责人也不知道怎么处理。

  这件事情直接闹到后来,王董直接打电话给秦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