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3节(1 / 2)





  郭濂本就被楼喻压得憋屈,一听郭棠的话,也不可避免地心动了。

  就算楼喻有账本,可楼喻真的悍不畏死吗?而且一旦账本泄露出去,他们父子完全可以趁机跑路,反正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

  他们可以跑路,楼喻能跑吗?当然不能。

  皇族贩卖私盐或许有罪,但罪不至死。可皇族若是有谋逆之心,那就是万死难辞其咎。

  楼喻可以用账本威胁他们,他们也可以向朝廷上表楼喻生叛一事。

  依皇帝多疑的性子,楼喻就算没谋反,也会被皇帝以谋反罪处置。

  不管怎么说,他们郭府都不会亏,说不定还会举报有功。

  郭濂越想越觉得他们赢面很大。

  他欣慰地赞了郭棠一句,然后道:“此事必须周密谨慎,没有万分把握,咱们先不要轻举妄动。”

  要么鱼死网破,他们郭家逃走隐居;要么庆王府因谋反罪名被朝廷抄家斩首,郭府一家独大,所有盐利据为己有。

  就在郭家父子沉浸在美好未来中时,楼喻正仔细听取冯三墨汇报。

  他冷笑一声:“郭府果然贼心不死。”

  楼喻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对郭府的警惕。

  他如今掌握的巨额盐利,不过是空中楼阁,没有绝对强有力的地基,这个空中楼阁终有倒塌的一天。

  楼喻需要的是牢牢控制住整个庆州府。

  郭府就是这条路上最大的阻碍。

  他让冯三墨秘密潜入郭府,买通郭府奴仆,让郭府奴仆在郭棠耳边煽风点火,以此激起郭家父子的决心。

  庆王府和郭府终有对峙决战的一天。

  楼喻要做的,就是稳稳把控整个步调,坐等郭濂主动出招。

  冯三墨低首道:“殿下请放心,武库不足为惧。”

  别看那长随说得好听,其实州府驻军的战斗力相当稀烂。

  郭濂这个知府当得很不称职,又是个贪得无厌的,朝廷拨给驻军的粮饷,估计郭濂都贪到自己腰包里了。

  没有足够的钱粮,驻军吃不饱饭,谁还愿意天天消耗体力训练?

  太平日子过久了,不仅府兵,连朝廷驻军都懈怠了。

  武库就更别提了。

  铁制的武器很容易生锈,长期不用的情况下,又不花钱让人专门保养,那些武器能不能正常使用还是个问题。

  楼喻面上带笑:“京城有没有新消息?”

  “据传,皇帝要为贵妃修建一座凤凰台,耗资巨大,国库储备不足,民间苛捐杂税更甚。”

  楼喻暗叹,这位皇帝也只在削藩这一件事上兢兢业业。

  原书中,这个凤凰台就是一个导火索,原定三年完工,结果还没建到一半,就被起义军气势汹汹地推倒。

  不过,楼喻担心的不是凤凰台,而是皇帝不久后的另一个决定。

  他会在贵妃生辰前,诏令各地藩王入京,为贵妃祝贺生辰。

  这个决定当然不合常理,不过一个贵妃而已,凭什么让皇子龙孙奔赴京城为她祝寿?

  楼喻无所谓祝不祝寿,只是京城的水太乱太浑了,原著中庆王去京城后,不慎摔断了腿,变成一个瘸子。

  楼喻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惨剧发生,他必须为此做些准备。

  好在贵妃寿辰在秋收之后,他还有时间进行谋划。

  “三墨,我给你半年期限,在京城秘密培养咱们的耳目,以及,密切关注宁恩侯府,事无巨细。”

  宁恩侯府,是他大姐的婆家。

  冯三墨立刻领命:“是!”

  此时屋内只有他们二人,楼喻低声问:“交给你的密码语都学会了?”

  冯三墨点点头,“学会了。”

  “京城水深,以后传信皆用密语,”楼喻道,“密语不能外传,只允许暗部通晓。”

  冯三墨领命退下。

  楼喻刚伸出一个懒腰,就见冯二笔急急忙忙跑过来。

  “殿下,田庄来报,说是城外突然出现了大批流民,如今围了咱们田庄,一个个眼都红了。”

  楼喻一愣,“可有伤亡?”

  “目前还在对峙,”冯二笔满脸愁容,“若是阳乌山那群人晚两天出发就好了。”

  霍家旧部皆被派去运粮,否则有他们在,那些流民肯定不是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