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出阁聘礼(1 / 2)





  接下来,慕容府总算是安静了一段日子,云姨娘和萧姨娘也有好一段时日没有在找慕容雨微和慕容夫人母女俩的麻烦。

  慕容府上上下下的一等侍女和其他的小丫头们,都在打理慕容雨微的嫁妆和聘礼。

  “母亲,快尝尝这个凤梨酥,是我亲自看着做的,合不合口味?”

  早膳的时辰,慕容雨微夹了一块凤梨酥放进慕容夫人的碗里。

  慕容夫人很欣慰能够有这样一个乖巧孝顺的女儿,这段时日慕容雨微也将自己照顾得很好,慕容夫人也不再像从前那样不进食,她笑着吃了下去。

  慕容夫人连连称赞:“真好吃,这凤梨的味道我是许久都没尝过,快忘记这味道了。雨微你也多吃点。”

  慕容雨微也夹起凤梨酥吃了起来,母女俩有说有笑地用着早膳。

  “母亲,今儿个我想去外面走走。顺便去趟相府,好久没见琉璃姐姐她们了,很是想念。”慕容雨微一边品茶,一边向慕容夫人说道。

  慕容夫人低头想了想,随后应允:“你整日关在府里,出去走走也好。只快些回来,多带跟着的人。”

  “母亲放心,女儿明白。”

  慕容雨微辞别了慕容夫人,随后回到雨花阁换了衣裳。备好马车后,便和桑儿、慕熙上了马车。

  马车出了慕容府,沿着小镇的路边行驶。然后拐进了梨花胡同,慕容雨微瞧着这条巷子倒是觉得稀奇,随后吩咐道:“停车吧。”

  “小姐,不是说要去慕容府吗?您这是要去哪儿?”桑儿问道。

  “这里我从未来过,想下去走走。”说完,慕容雨微便抬起车帘,下了马车。桑儿和慕熙见小姐下了车,便跟随在后。

  慕容雨微慢慢走着,仔细看着梨花胡同。不大不小的巷子径直向前走去,有一个院子,骤雨初歇。氤氲雾气弥漫小院,枝头残花隐约。

  慕容雨微踏过满地落红,嗅了满院芬芳清香。执一伞来到一棵古树下,半阖眼睛清了嗓缓缓唱来:

  陌上花开,缓缓归矣

  海棠一瓣,馨香三生。

  风掠过淡蓝衣裙翻飞,慕容雨微抿了唇停了声。半抬手掂了枝头欲落残花,指尖稍一用力那花便被碾碎成泥,落于脚下。

  思绪也随着残花一起轻轻落地,不由得再轻声唱出末尾两句,低垂了眸略有怅惘。

  萧萧梧叶,幽幽浮梦

  岁月静好,琴瑟和鸣。

  慕熙望向不远处的慕容雨微,不由得担心起来:“小姐该不会是因为婚事,心里不悦才这般忧伤吧!”

  桑儿摇摇头否认道:“大小姐从小就很要强,不会为此影响了心情。”

  ————————

  晚膳过后,相府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桂花芬芳。我独自坐在疏璃院外的石凳,望着手中刚刚绣好的香囊,出了神。

  雨微已经几日没来相府了,听说陛下已经下了圣旨,为她和拓跋绍赐婚。清河王的侧妃,只因是养女的身份,做不了嫡妃。

  眼下已是申时,再过几个时辰将要步入夜色。这偌大的相府中,显得越发清冷。

  很快,一轮明月便攀上夜空,显得分外明亮。也衬得庭院中的自己愈加孤单。

  本想去找上官婉莹,但又碍于上官紫瑶的下人会说闲话,自己便只好待在院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想必只有这首诗,才能理解我的心境吧!”我撑着头喃喃自语道。

  “琉璃姐姐此刻是何种心境啊?”

  话音刚落,便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出。

  “雨微妹妹!”

  我回过头,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虽隔得有些远,但月光映照下的轮廓显得更为清晰。

  我微笑迎上前去:“雨微妹妹,数日不见可还好?”

  “我还好,琉璃姐姐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

  慕容雨微说完从背后拿出一个精致的点心盒:“今日在集市上见到那位老婆婆家的点心铺,排着长队,便派人前去买了一盒。”

  我拉着雨微的衣袖,到庭院中央的石凳处坐下,又唤雪莲送来一壶南山红。

  我将点心盒打开,里面芙蓉糕的香味混着几丝茶香,伴随着空气中弥漫的淡淡桂花香气...

  雨微品着茶,我尝着芙蓉糕,一同欣赏着相府的夜景,时而低语几句。

  我虽与慕容雨微接触的时日不常,但能够有这样真诚的姐妹,足矣。

  ————————————

  时间倏忽而过,五日后便是大婚之日了。清河府送来的聘礼,以及慕容雨微的嫁妆都已备好。余下就是跟过去陪嫁的人了。

  雨微身边服侍的四个侍女都是一定要去的,老夫人又送了两个二等侍女,一个秋璃和一个晴馨,慕容夫人送了一个叫琴瑟的侍女。

  正月十三,清河王拓跋绍和慕容家大小姐慕容雨微的大喜之日,京都的不少达官贵人都是贺喜去了。

  “听说这清河王原先可是为人嚣张跋扈,不遵守教导。根本没有个皇子应有的样子,这慕容府家嫡出的大小姐是个娉婷绝世的佳人呢!这么嫁过去,可真是可惜了....”

  “这大小姐可不是嫡出,听闻是个养女。这嫁过去也只是个侧妃,说来也奇怪这清河王殿下为何不先娶嫡妃,而先纳侧妃呢?”

  “这慕容家在京都可是一等的大户,就算是养女也不能失了风范。要说这侧妃还真是好福气,进了这么好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