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四章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三十四)

  信志看着在厨房中忙活的陶然儿,十几分钟后,由于大火很旺,粥开了,厨房里热气腾腾,陶然儿便在这热气里忙活着。

  李信志对她感慨地说道:“你这样,真像我娘子——”

  陶然儿听到他这样说,不由脸上一红,她无比庆幸此时此刻厨房里热气腾腾,她如同腾云驾雾一般,信志肯定看不到她脸上的红晕。

  一会,等到脸上的热潮褪去,她想起今天早上,村里的人都来看她,其中有一个年轻的姑娘,那怨毒异样的眼神让她长时间无法忘记,她决心问问信志。

  因此,她说道:“我才不像呢,我看啊,今天来看我的村里人,其中有个姑娘,像你娘子。”

  李信志哦了一声,挑了挑眉,看向陶然儿。

  陶然儿不好意思与他目光对接,低着头,和着手上的面汤,用筷子搅着,搅得差不多了,又打碎两个土地鸡蛋,把蛋液一起搅起面汤里去。

  她其实十分好奇,但是她装作很平淡地说道:“今天有个穿蓝衫子的姑娘,长得挺清秀的,站在大门口,后来村里其它人都走了,也没见她走,她是谁啊?”

  李信志明白过来,对她笑道:“我知道你说的是谁呢,她是巧姐,是我们村村长的女儿,我们村啊,属她家最有钱了。”

  陶然儿明白过来,心中莫名地有些酸楚和紧张,但是表面上却装作无所谓的样子,她看似随意地说道:“我看啊,那姑娘喜欢你!”话说完之后,一颗心似小鹿乱撞,呃,如果信志说“是的,我也喜欢她。”那么,她心里的那头小鹿肯定就撞死了!

  李信志笑了笑,没作声。

  陶然儿飞快地看了信志一眼,一颗心被吊得高高的,见他虽然在低矮阴暗的农家厨房里烧着柴禾,可是周身的气度根本不像一个农民,而像一个城的城主,甚至是一个国的帝君。

  陶然儿慢声试探着说道:“我看啊,她不叫巧姐,她应该叫小芳。”然后她哼唱起来,“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李信志听到她唱歌,不由笑了起来,对她说道:“这是什么小曲啊,韵律倒是还行,只是这词太俗了一点吧。”

  陶然儿挑了挑眉,在古人眼里,现代的流行歌哪首的词不俗呢。

  她把大米粥从锅里盛出来,然后重新刷了锅,等到锅热了之后,放了一点猪油,开始摊鸡蛋饼,一分钟过后,又薄又圆的鸡蛋饼便煎好了,饼香四溢。然后她又开始切南瓜,做咸鸭蛋南瓜条,一会南瓜条也做好了。

  信志看到这一幕,震惊地站了起来,走到她的面前,脸上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他看看碗里的饼和南瓜条,又看看陶然儿,仿佛无法把眼前的食物与眼前的俏佳人连接起来似的。

  看到信志的神情,陶然儿十分得意,她又放锅里放进一些面汤,然后用铲子把面汤摊平,她对他说道:“怎么,不相信是我做的,眼见为实啊,你尝尝好不好吃。“

  她把刚刚出锅的一个鸡蛋饼送到信志手里,李信志早上起来一直没吃早餐,现在闻到鸡蛋饼的香味,早就腹如雷鸣,他不客气地接过鸡蛋饼,吃了一口,鸡蛋饼里放了葱花,因此,除了鸡蛋的香味,还有葱花的香气,最难得的是,这鸡蛋饼摊得如此薄如此圆,没有手艺是不可能的。

  他啧啧称奇,看着陶然儿的眼神仿佛发现了宝藏,他快速地吃着鸡蛋饼,压低声音对陶然儿说道:“我娘也做鸡蛋饼,但她做的像鞋底那么厚那么难吃——”

  哈哈,陶然儿大笑起来,看了李信志一眼,见他狼吞虎咽,吃得风卷残云,很快,一个鸡蛋饼便吃完了,她又把一个刚出锅的鸡蛋饼送到他面前,对他也压低声音说道:“你是说你妈是黑暗料理界的食神是吗?”

  黑暗料理界?信志皱了皱眉,不是十分听得懂,不过大意是他娘厨艺不好的意思,他又点了点头。

  他娘年轻时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嫁给他父亲之后,也是大太太,家里下人丫环几千人,如果不是后来——

  往事并不如烟。

  李信志眨了眨眼睛,把回忆摒除掉,他喜悦地想,没想到陶然儿和他娘是截然不同的女人,陶然儿也是相府千金,居然厨艺不错,对于他们李家也说,真是撞大运了,至少以后在家的时候,能够吃得好一点。

  他却不知道,他眼前的姑娘,只是有一个相府千金娇嫩的身体,里面的灵魂却是一个现代的苦逼小白领,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所以历练十多年,拥有了一身的本事。

  陶然儿成就感爆棚,对李信志得意地说道:“就是李家的厨具不好,假如我有平底锅,有黄油,我可以做得比这好吃一百倍。“

  好吃一百倍?李信志笑笑,对她说道:“这已经够好吃了,我去叫小七来尝尝,那小孩要胖起来了。“说完就笑着走出去了。

  陶然儿看着信志走出去的轩昂背影,想着刚才信志对于村里的小芳避而不谈,女人最了解女人,以她的了解,小芳肯定是喜欢信志,所以信志之前对她说的,他家穷,他娶不到媳妇,所以成了古代农村的大龄剩男这个逻辑不成立。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仪表堂堂的信志变成了齐天大剩男呢?

  陶然儿心里冒起问号,觉得李信志不简单哪。

  与此同时,受到信志的夸奖,她又开始和起面来,打算做一些现代的小笼包,红糖馒头,南京的灌汤包,浙江的杨梅果,湖南的糯米粑粑之类。若不是考虑到李家家境困难,她要节约面粉,她真可以做个满汉全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