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72章 白银不当钱,我来盐本位!(2 / 2)

2005年世界银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27万t和57万吨。

这还是暂时探明的,随着技术的发展,还会发现地底更深处的白银矿区。说是有几百万吨一点也不过份!

朱子龙甚至于怀疑,在东胜神洲的土地下面,矿产更加丰富。

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天,他手上的白银实质价格或者说,购买力连铁和铜都不如,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再说了,这地下也不只有银矿而已呀,伴生的金矿,铜矿,各种金属矿,宝石矿,价格几何,想想就头皮发麻。

大明缺的不是银子和钱,少的是科技成果。

明末税收一直面临两个困境一是“收不拢“,二是“收不到”。

简单地举例:A地需要军费,包含军饷的白银,军粮,草料。B地税收折银,C地缴纳粮食,D地缴纳草料。在调配时,B地的白银会运往太仓,然后拨给A地,而C和D地的草料直接运往A地。

实际情况更为复杂,难怪有人形容明代税收,比喻成“注入沼泽的河流,有无数的分叉和支流。”统一货币,发行新货币,最好是纸货币,誓在必行。

而且,不能是白银和铜钱。

铜钱的铸造成本很低,铸造技术也很落后,民间私铸铜钱成风。一个货币不健全,还混乱的时候,“一条鞭法”只会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

这一次回到现代,朱子龙几乎是没有做什么娱乐性的事情。

就是购好物资后,就跑了几个公司和地区,然后就是找来几个关于货币经济的专业对口人员。就以一国假设,规划一个货币计划,毕竟你让他一个人来想,或者是让明朝人来想,显然是没戏的。

没有统一便利的货币,就不可能建立可靠的财政税收。没有可靠的财政税收,政权就不可能稳定下来。

十几天的专业人员配合朱子龙的假设,就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

最后,以第三世界为例。

他们提议朱子龙搞盐本位!

这个提议,让朱子龙有些惊讶,毕竟他一开始其实心里也有个计划,是想搞粮本位的。

毕竟,俗话说的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可没听说过,手中有盐,心中不慌的啊?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只要钞票能够兑换成粮食,相信绝大部分明朝老百姓还是乐意使用的。然而,这些专业人员的提议则是,正因为粮食的作用太大了,所以不合适搞粮本位。

否则,一但挤兑套购粮食,导致存粮告急,你是玩完呢,还是玩完呢?

盐本位,就不同了。

你让老百姓和地主,抢购几百年也吃不完的盐放家里试试?

你当是非(典)来了呀?

而盐就不同了,在任何国家都是管制产品。盐资源极为丰富,食盐储备异常的充足!

以中国为例,中国的食盐最大产能可以达到每年8000多万吨,居全世界第一位。而中国每年的食盐销量却只有800多万吨,并且很难扩大消费,故而多年来一直产大于销、积压严重……

但是换个环境,在明朝这边。

由于沉重的苛捐杂税,中国的食盐价格普遍十分昂贵,比粮食TM的还高价N倍。

用国家历史以来就习惯的盐当本位,加上大一统,内乱外敌都给压制到几乎没了。天朝上国之风,重振就在以后,国家信用也上来了。

似乎,真的可行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