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章(2 / 2)

冬日不需要天天上工,时间最充分,正是学习的大好时候,有时候罗晓桐和孟佳华过来,也会碰上袁卫彬和郑学军围绕着《数理化自学丛书》上的一道题目争论,两人的认真精神让她们看了也汗颜。

孟佳华说:“这套书我记得早卖废品站去了,现在年纪大了,越来越看不进去了,不过小彬和军军正是学习的年纪,应该多花些时间。”她这个冬天弄来了毛线,便是来到袁珊珊这里也带着毛线编织,袁珊珊看了那颜色,就知道不是织了她自己穿的,而是件男式毛衣。

唐芸两手空空地来,烤火烤得打磕睡,罗晓桐则从袁珊珊房里找了本书看着,一室温馨。

“唐姐别睡了,小心冻着,吃栗子和核桃吧。”袁珊珊取来了栗子和核桃,家里还有花生,栗子和花生都可以丢火笼里烤了吃,是冬日烤火打发时间的极好方式。

唐芸被孟佳华推醒了,起来活动了一下筋骨,探头往外看了看,说:“这天连着下了几天雨,阴冷阴冷的,不会要下雪了吧?哎,你们说,王春丽现在在水库那边的滋味如何啊?”

孟佳华笑了起来:“你啊,咋跟凤林学上了,我记得昨天她就说过这样的话吧。”语气跟唐芸一样幸灾乐祸,“今年我们村还好,前两年不也要干活,大冬天的去清河道挖淤泥,可冷得够呛,不过今年不挖,明后年就逃不过了吧。其实我们这边日子还是很不错的,我有认识的知青去了最北边,还有西边的,那日子可比我们这边艰苦得多。”

大家说着闲话,火笼里栗子花生也发出了响声,边上又倒上了热腾腾的茶,大黄也趴在火笼旁啃着袁珊珊丢给它的栗子玩,虽然外面下着细雨,可日子并不难打发。

下午雨势止住了,可天依旧阴沉,袁珊珊也懒得进山了,去后院摘些青菜准备晚上用。

袁卫彬和郑学军在院子里活动身体,没一会儿将棉衣都脱了,忽然大黄冲外面叫了起来,袁卫彬往外一看,顿时欢喜地叫起来:“许大哥,你回来了!姐,许大哥回来了!”

袁珊珊拎了一篮子青菜从后面走出来,看到刚进院子的许言森,笑道:“听到了,别叫了,许大哥,你这是走路过来的?”没看到自行车,不过许言森看上去精神很不错,这说明他父母那里的情况不算糟糕吧。

“彬彬,接着。”许言森将手里提的东西交给袁卫彬,抬头冲袁珊珊笑道,“是啊,走路过来的,路上太湿不太好骑车,反正时间多。前天就回来了,这不一直下雨,雨停了就过来看看你们。”

也许是想通了,心也沉静多了,不再像个毛头小伙似的急躁,许言森现在的心态平和多了。

袁珊珊自然发现了这点变化,她以为是许言森刚见过了父母,一颗心踏实了的缘故,招呼他进屋,又对袁卫彬说:“彬彬你和军军赶紧把外套穿上,别逞能!”

“哎,知道了。”两人异口同声回道。

“小许来了。”郑大奶奶含笑道,“快进屋烤烤火。”

“好。”

许言森过来,大家都很高兴,包括袁珊珊,原本想简单弄点热腾的晚饭,也因为他的到来改成吃火锅了。将为吃火锅特地从镇上弄来的炉子烧起来,大家围着炉子坐下来,汤底是大骨头和鱼头鱼尾,汤色炖得雪白,上面飘着红色的辣子,看着极为诱人。

荤的素的,袁珊珊和郑大奶奶准备了一大堆,都堆放在一旁的桌子上面。

“这是鱼片,这是肉片,是什么肉,你吃了猜猜看。”袁珊珊指着面前切得薄薄的肉片说。

锅里咕嘟咕嘟在翻滚,许言森挟起一片放锅里涮了涮,肉片立即翻卷起来,蘸了点调料,送嘴里嚼了嚼,他迟疑道:“这是……鹿肉?”他还是没下乡之前吃过,有好些年头了,不太确定。

袁珊珊忙“嘘”了一声:“自己人吃,别让外人知道。”

郑大奶奶笑着用手点点袁珊珊,这丫头越来越鬼精灵,好在现在不用担心什么人随便往家里闯了。

许言森脸上笑意加深:“我什么也不知道,只管吃。”

大黄在旁边打转,袁卫彬挟了根大骨头丢出来,大黄立即啊呜扑了过去,又因为烫摇头摆尾的,看得大家好笑。

这一顿火锅吃得极为热闹,屋里也热腾腾的,有袁珊珊这大胃王在,准备的菜没一点剩的,郑大奶奶和许言森都乐呵呵地看着她吃,最后还烫了些面条,总算把肚子填饱了。

火锅收拾掉,炉子没有撤掉,上面放了水壶烧着热水,袁珊珊泡了自制的山楂茶,大家一起喝了消食。

没一会儿,袁卫彬和郑学军回他们房间看书去了,郑大奶奶床上放了烫焐子,也早早回房间到床上躺着去了,屋里就剩下袁珊珊和许言森,一边拔着山核桃吃一边喝茶,听许言森说去许父那里的情况。

“……情况比我想的要好一些,临走前他们一再叮嘱我,叫我好好谢谢你,多亏了你,叫二老生活改善了许多,我妈说生个姑娘就是比小子好,懂得照顾人,事事都比我这个儿子想得周全。”也许这次最叫他高兴的是他妈的态度吧,许多东西都是珊珊经的手,让他妈夸了又夸。

袁珊珊噗哧一乐,跟袁家比起来,许家人口就单薄多了,只有许言森这一个儿子,不过她记得貌似许家的亲戚还是不少的,她笑眯眯地说:“那就没办法了,虽说我哥从小跟你一块玩大的,跟许伯伯也亲得很,”可以说相当于半个儿子了,“可也不是姑娘,等你以后娶上媳妇,伯母就能享上福了。”

许言森接口道:“是啊,我也跟我妈这么说的,我妈捶了我一顿,我爸也很严肃地告诉我,不管我做什么决定,都不能只图眼前,如果我做了什么不负责任的事,我爸先头一个打断我的腿,不许我进家门,虽然我年纪不小了,但他们并不希望我在没稳定下来之前找对象,我向他们保证过了,等稳定下来有了基础再说。”

两人互视一眼,一起笑了,相处的气氛又回到了过去,变得轻松起来。

袁珊珊觉得像缷掉了一个包袱一样,她觉得应该是许言森察觉到了她的意思,主动澄清了两人的关系,不否认许言森是个极好的谈话对象,他学识丰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也很有深度,这下她不需要再避讳什么。

许言森看袁珊珊像松了口气的模样,眼里闪过笑意,果然是他操之过急给珊珊带来压力了,一年不行,两年三年,他不信一直守着珊珊会敲不开她的心门。

他看得出,袁珊珊是个慢性子,虽然看上去随和好说话,但想要走进她的心里并不容易,也许循序渐进的方法更适合她,所以还是先从朋友做起。

从这次所谓的澄清后,许言森便也恢复了之前的模样,隔一段时间便会来坡头村走动,俨然将坡头村当成了他在这里的第二个家,姚海波也常跟着来,依旧一口一个小袁妹子,与唐芸也常常针锋相对唇枪舌战一番,谁也不肯退让一步,颇有点冤家的架式。

冬日的坡头村平静多了,少了许多纷争吵闹,如果不是路上偶尔碰见桂花婶子和他儿子,袁珊珊几乎忘了这家人,这对母子俩,每回远远看见她,恨不得将自己缩成一团让她不要看见他们,袁珊珊便也如了他们愿,无视之。

说老实话,以前桂花婶的儿子叫什么名长什么模样,她几乎没多少印象,反而是现在要深刻得多,不知是不是因为身上缺少了某样东西,整个人变得畏缩起来,腰也挺不直,人阴沉阴沉的,很难得才能见到他的身影一晃而过,等见到那位郑常发时,袁珊珊才明白为何这副模样让她印象稍微深了些,如今的郑狗子可不正和他父亲一模一样么。

袁珊珊无意中听罗婶提过一次,郑常发已经打算在郑家人里过继一个儿子了,袁珊珊对之嗤之以鼻,如此愚昧,活到最后也不过是场笑话,有个能传宗接代的儿子,就好像是他们活着的全部意义了。

末世里有个姐妹也是这种不幸的受害者,在那种环境里依旧有人将儿子当成一切,为了让儿子有口吃的活下去,就将女儿卖给见不得光的地方,幸好那姐妹在危险关头爆发了异能逃了出来。

进了腊月,坡头村的年味越来越重了,袁珊珊也刚将一个包裹寄了出去,有亲手做的棉鞋,有皮毛做成的穿里面的衣服和护膝手套,还有一些药材,包括让袁父捎给周老爷子的,她也认认真真地给老爷子做了一身保暖护身的皮毛衣裳,用的也尽量是一些不打眼的毛色。

“珊珊!”许言森骑了自行车冲到坡头村,从后面叫住刚从罗婶家出来的袁珊珊。

袁珊珊转过身:“许大哥,有事?”因为前两天才过来了一趟,不该这么快又来的,而且脑门上都有汗了,看上去骑得很急很赶的样子。

许言森刹住自行车,说:“上次你救过的两位苏同志,现在正在镇子上,我从公社里出来的时候碰上了,他们是来找你的,我过来接你的。”

“你说是苏叔和苏大哥他们?他们跟你说了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吗?”袁珊珊一听是他们,心里一喜,因为受过一次教训,她这次根本没敢往袁父那里寄什么吃食,基本是穿的用的,年前已请了两次假,在知青请探中算是频率非常高的,所以这次过年她没打算再去青祁农场。

“说了,”许言森笑了起来,“和你想的一样,你上车,我带你回去,你要准备多长时间?”

“好咧。”袁珊珊跳上自行车后座,“我要回去看看,会抓紧时间不让苏叔他们待太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