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十年代单亲妈妈第126节(1 / 2)





  如果医学仪器跟得上,超过世界级也不是不可能。

  欧荣给的东西是真从孙和平那里学来的,顶多能让华国达到世界同步水平,再高精尖的东西仍旧需要科学家的努力。

  华国也不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和向婉约定的时间到了,佘市委直接递给欧荣一封介绍信。

  “这是什么呀?”

  欧荣问。

  佘市委说:

  “去食品厂的介绍信,我和那里的厂长说好了,你去了直接进采购部。”

  欧荣吓了一跳,赶紧把信还给市委:

  “我不能收。”

  这不是犯错误嘛。

  佘市委也知道犯错误,可这是上头交下来的任务。

  无论是机械还是医疗(要不是欧荣拿人参救人,郭嘉也发现不了特殊物质,所以医疗发展这一块,总理也给欧荣记上了重重一笔),欧荣都是有大贡献的。

  然而因为特殊原因,又不能公开奖励表扬。

  那也不能啥也不给啊。

  给个工作不过分。

  于是这向任务就交给了佘市委,要佘市委以‘个人’名义,把奖励发给欧荣。

  要不要这么为难人啊?

  结果佘市委牺牲‘名声’换来的工作人家还不稀罕,死活不要。

  无奈,佘市委只能把欧荣叫进书房,交了实底儿,她这才肯收。

  佘市委帮欧荣安排工作足够引人诟病了,丁厂长可不敢直接给欧荣一个新人分房子。

  食品厂里好多老员工都没房子,一家十几口挤在十几平米大的地方呢。

  厂里宿舍也满了。

  丁厂长把困难和佘市委一提,市委也明白,没有为难。

  和欧荣谈过后,欧荣母女还是暂时住在他们家里。

  因为郭嘉发展的好,尤其是工业也跟上了世界水平,华国的纺织厂生产出了更加稳定,鲜艳,花色样式繁多的好看布料。

  这些布料不能出口,免得别国发展华国的实际工业水平,只能内销。

  供销社不再缺布。

  人们的审美也提高了,更加会打扮,而且打扮的人也超多了。

  尤其是女孩子。

  放眼京市最繁华的大街,不再是四年多以前,入眼男的全是中山装,女的全是绿色军装麻花辫。

  现在的京市大街是五彩缤纷的,八十年代才会流行的喇叭裤,工装连体裤,布拉吉,一转能飞起来的喇叭裙,比比皆是。

  颜色也不再是枯燥的蓝绿黑褐红,仔细数一数,能在大街上看到二十几种不同的颜色,可能是早些年深色穿多了,这些颜色都以鲜艳为主。

  花纹虽不算多,但该有的都有,格子,斑纹,波点。大花,小花,纯色,暗纹,都有。

  连带的,欧荣也敢穿一些好看的复古款式裙,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走在大街上了。

  吃还是吃不饱的,因为还债,人们吃的甚至连一年前都不如了,京市吃商品粮的人,也和生产队的人一样,吃最次的粗粮米面了。

  虽说以前也不见得吃多好,起码城里人三等米面是不缺的,时不时吃一顿二等粮,一个月吃一两次一等粮,都能做得到。

  带稻壳的谷糠城里人是不吃的。

  如今人人的主食恰恰都是带稻壳的谷糠。

  虽说吃的不好,但人们的精神面貌还不错。

  因为能看到希望。

  唯一让欧荣不舒服,她那个世界也有的就是越来越大的革,委,会了。

  现在每个厂都有革,委,会的人进入,他们如虎狼一般对权利虎视眈眈,为了保住话事权,工委会(厂长,工人一派)应付他们应付的心力交猝。

  政,府里当然也没能幸免。

  佘市委天天回家抱怨。

  这方面就不详细说了。

  第二天欧荣去食品厂报道,路上又看到两个在大街上唉□□的,革,委,会的人还给他们剃了阴,阳头。

  看到这种画面欧荣没有其他人那么兴奋,匆匆而过,恨不得离得越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