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9节(1 / 2)





  也省的他们再费心去找别的买家。

  见仲父一副不急不忙的样子,富商也不好自曝其短,东西虽然他势在必得,但是买卖还没交易完成,他可不能露了心绪,让仲父有肆意太高货品价格的机会。

  富商心中焦急,要不是仲父就在屋里,他都要让家仆去府外盯着他的那两个同伴了,说什么都不能让他们把带来的货物卖给别人。

  见仲父一副不动如山的模样,富商摸不清他到底有几分道行,报价的时候,特意报了一个他认为毕竟中等偏下的价格。

  “我呢,真是诚心想买下你这些的东西,看你也是一个爽快的,我也不跟你玩那些虚的,这样,你不是要粮食吗,你这盐一斤我给你三十斤细粮,这个价格绝对是良心价了,贵族吃的精盐一斤才卖二十斤细粮呢。”

  这话就是富商在混淆视听了,仲父这盐品质比贵族吃的那些盐高出了一大截,又怎么能放在一起类比呢。

  不过他给的三十斤细粮换一斤盐的价格,确实也勉强还算良心。

  这还是他怕价格给得太低的话,和仲父谈翻,就不愿意把这些东西卖给他了,才捏着鼻子报出的一个让他肉疼的价格。

  好在想到这些东西虽然贵,但是只要让宣平候高兴了,明年得到的惠利又岂是这么几百千来斤粮食可以比的。

  这样一想,富商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见仲父没有反对,又接着说:“你那些糖,我就给你算四十斤细粮一斤,之比蜂蜜的价格稍微低一些,你绝对不吃亏。”

  糖和盐富商给出的价格都还算不错,倒是数量最多的白米,他只愿意出六斤细粮一斤大米的价格买。

  想来也是,在富商看来,这白米除了看起来要比寻常的白米好看一些,味道上并无多大的差别,他确实舍不得给太高的价格。

  这个价格对于仲父来说确实已经算是可以了,在这之前,虽然他知道这些东西能换很多的粮食,但是从未想过能换这么多的粮食。

  听富商说完之后,他头脑一热,差点就要一口答应下来,好在话还未出口之前,他猛地想到来的路上他们三人换东西时伯华说过的话。

  伯华说城里的商人都精明的很,和他们打交道一定不能太好说话,需得自抬一下|身价,说不定就能把手里的货物卖出更高的价格了。

  仲父连忙低头活动了一下面部的肌肉,强压下脸上的喜色后,再抬起头时,一脸难色的对富商说道:“我这些东西可是豁出性命救了落难的贵族,贵族给的谢礼,你这价格……”

  听仲父这么说了之后,富商了然的点了点头,他就说嘛,这么珍贵的东西,怎么都不是仲父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平民能拿出来的,要是是贵族给的谢礼,这就说得通了。

  所有的贵族都好惹,仲父的这番说辞误打误撞的打消了富商想要强卖的念头。

  开玩笑,能拿出这些东西当谢礼的贵族,身份肯定不低,富商担心自己今天把这些东西昧下了,以后贵族的大人知道了,会降罪于他。

  他又不是拿不出这些粮食,完全犯不着为了这点钱粮担那么大的风险。

  东西真是好东西,富商也是打心里想要买这些东西,他几番试探仲父都不松口之后,他只能咬了咬牙,把盐和糖的价格一斤加了五斤细粮,白米的价格也加了一斤细粮。

  第82章 二合一、

  一斤食盐三十五斤细粮, 仲父一共有四十斤细粮, 能换一千四百斤粟米。

  五十斤砂糖, 一斤换四十五斤细粮,就是两千两百五十斤细粮。

  还有四百七十斤大米, 一斤换七斤细粮, 加起来就是三千二百九十斤细粮。

  仲父出去把伯华和叔申叫进来之后, 兄弟三人扳着手指头算了好半天, 都还没把这个账算清。

  说起来也是, 兄弟三人这一辈子算过最大的一笔账,就是在买小船的时候,可是小船是山那边的木匠自己砍了木头做的, 五百斤细粮就能换一艘小船,就那五百斤粮食, 还是他们一家人省吃俭用好几年才攒够粮食换回来的。

  富商倒是算习惯了这么大的账目的,扯了一根竹板,在上面刻了一通之后,才抬头对兄弟三人说道:“一共是六千五百四十斤细粮, 这样吧,你们不是还带着些鱼干吗, 加上那点鱼干, 我给你们六千九百五十斤细粮,你看怎么样。”

  仲父三人出门的时候带了四、五十斤鱼干, 路上吃了一些之后, 现在只剩下四十斤左右了, 在他们那里,一斤鱼干只能换一斤细粮,如今四十斤鱼干就能换得五十斤细粮,他们怎么可能不同意,连连点头让富商把鱼干拿走。

  听到能换这么多的粮食之后,叔申激动的眼睛都红了,这么多粮食换回去之后,虽然他只分得到一成,也有差不多七百斤细粮了。

  那可是七百斤细粮呀,正好马上就要入冬了,渔村的人都闲了下来,他正好让渔村的男人帮着他把房子修起来,五斤细粮就足够让一个壮男汉子帮着干一天的活了。

  就渔村里普通的那种房子,有个五百斤细粮差不多就能雇人捡够石头并修好房子了。

  不过修房子毕竟是回去之后的事情了,他们现在的问题是——这么多粮食运不走啊!

  兄弟三人背着粮食走山路,就算是用尽吃奶的力气,一人撑死了能背两百斤粮食。

  然而他们这次要背回去的不是六七百斤粮食,而是差不多七千斤粮食。

  见兄弟三人面有难色,买到了合心意的商品,富商心情不错,贴心的提议到:“要不我换成布币给你们,一枚布币能买十斤细粮或者三十斤豆面,你们随便拿到哪个城里都能换,我给你们六百九十五枚布币,这东西轻巧,你们带着也好赶路,就算路上想买东西,”

  布币仲父他们是知道的,城里的富商和贵族们用的,虽然他们没有用过布币,还是知道富商没骗他们,这一枚布币确实是能换十斤细粮的,十枚布币就能换一匹细麻布。

  伯华把仲父拉到一旁,点了点头:“我觉得这样也行,六、七百枚布币要比粮食轻不少,我们带着也好赶路。”

  还有一点就是,布币体积小,好藏匿,带着赶路比带粮食布匹赶路安全。

  仲父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布币也行,大不了他们回去的时候,再绕路去城里用布币买些粮食带回去也是一样的,他朝富商点了点头,面带感激的说道:“行,那就劳烦您都给我们换成布币吧。”

  富商伸手招来家奴,吩咐下去之后没多久,就有两个家奴抬了一个木箱进来,他伸手打开木箱之后,仲父他们才看明白,这口大木箱里装的都是铜铸成的布币。

  仲父得到过富商的首肯之后,上手从木箱里拿了一枚布币打量起来。

  这布币呈刀状,最上方铸有圆孔,一看就知道是方便使用者用布条或者绳索穿着集中收纳的。

  他掂了掂手里的布币,心里已然有数了,这一枚布币约有一两重。

  富商跪坐到木箱旁,拿起布币一枚一枚的放在仲父铺好的包袱布上。

  六七百枚布币,装了起来有满满一大包,差不多有七十斤之重。

  这点重量对于仲父他们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了,粮食换成布币之后,确实让他们能轻装回程。

  再三向富商道过谢之后,仲父他们背着背篓,带着一包袱的布币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