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零五章 君应有语(1 / 2)

第一百零五章 君应有语

以下是啃书小说网KenShu.CC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

江左之地门阀林立,北迁而来者以王谢袁萧为首,江东本地则以顾陆朱张为尊。小說,南人、北人经得数年明争暗斗,朝堂之中,北地世家已占尽优势。

王、萧为一体互承,谢、袁则相互倚角;原本两相一济,正合安稳平衡之势。

然则,而今琅琊王氏内仗王导掌控中枢,外依王敦陈兵豫章,势大遮天,已呈权倾朝野之危,但凡有志之士皆知王敦离反不远也。

元帝司马睿自然亦知大祸将近,是以方重用刁协、刘愧望其二人压制王氏,因此再成第三势力。而这第三势力,便以纪瞻等人为中坚。

会稽郡守江南表率纪瞻,江南士族率先投靠司马睿者,因事北而与本地士族暗中不合,又与北地世家亦无甚往来。夹于几股势力之间,恰好便为晋庭忠实拥护者。

王敦必反纪瞻必护

而纪瞻与明帝司马绍最终将胜出

纪瞻与刘浓而言,实为至为关键,若要至洛阳,不容有失

美郎君迎着众人纷杂目光离案而出,青冠辉于正阳,袍角扫着山间青草,神态悠然闲适,目光温和如春风,步伐不徐不急,仿若漫行于画亭之中。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淡然于纪友身侧负手而立,颀长七尺身形高出纪友半头;姿仪自不消言,一个美秀孤遗,一个面红糟鼻,恰若云泥,尚未言辩便已高下立判。

“噗嗤”

林间边缘处,宋祎轻笑一声。

顿时,会心私笑起于四野,渐尔作烈,呈哄然之势。

“哼”

纪友狠狠盯了刘浓一眼。猛地一挥宽袖,急促地窜入中央案席,一撩袍摆落座,重重吐出一口浊气,窘迫与燥意渐去,眼中精光暗聚。气势已呈不同。

自此而判,此人专注于玄谈已近乎于痴,切不可轻敌,刘浓剑眉一拔,徐步至已案落座,摆手道:“纪郎君,请启端”

纪友满不在乎的挥手道:“汝以汝道启之”



刘浓微微一笑,懒得与其计较,淡声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此器”

话将一出,满座再惊。

需知刘浓适才便已经阐述过此论,所言论据更是集新、奇、正三者为一体。若是再以此论作辩,便不能重复适才所言,需得再觅圣人之言佐引,势必将比前番难上数倍。此举便是同论而多述,名士大家辩谈时喜为,非初具章统者不能为之。非贯通儒玄者不能为之

纪友糟鼻连抖,挥袖斥道:“狂妄无知之徒。安敢如此戏人”

“非也”

刘浓被其打断话语,亦不作恼,淡然道:“圣人有言: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刘浓不才,亦愿效仿先贤。以圣人之言而释圣人之意,旁引佐证探窥其妙,或可著书续言,代圣人而行道。况乎,言则言之。不言则守中,既欲行之于言,何来戏之”

好大的口气其自以为向秀、王弼乎竟要代圣人言著,是以多方旁证

“哈哈,既是如此,汝且道来,吾将逐一驳之”

纪友怒极反笑。

当下,刘浓再以藏器与待时作论,娓娓千言以圣人之说、述之以理,将二者融为一体,妙语连珠句句华彩,引得四座默然而随、迷离深思;纪友揪住刘浓遗漏之处,慷慨作言,时尔捶案,倏尔顿足,言至激烈处,险些喷得刘浓一脸。

刘浓稍一侧身,避过,伸手扫了扫左肩,面呈淡然再回以千言。一语毕罢,捧茶默饮,嘴角浮笑。

˻

纪友倒抽一口冷气,“簌”地离案而起,愁眉深锁,以拳击掌,绕着矮案往来徘徊;足足小半刻,眼睛骤然一亮,方才扫袍落座,再述言相驳:“非也,汝之所言,不缔于井蛙矣圣人言: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器也,时也,皆乃道之无而生变化也,是为大道大辩也””

“非也”

“不敢苟同矣”

“谬矣”

二人言锋辞锐,一个据无有一体,一个持无中生有,恍若两军对战,犬牙交错、竞相厮杀。

其间,匆匆用过食点。

由正阳居中辩至落日偏斜,尚未决作胜负。

“当尽也”

便在此时,谢裒将手中茶碗一搁,朝着屏风微作阖首,而后面对王侃与纪瞻,将手半半一拱,笑道:“诸位,瞻箦、叔云所述之言华容著彰,皆为通晓老庄周儒之辈尔,此当为一番依谢裒观之,便是再论二番、三番,恐亦难言高下,理应就此绝番”

清谈时,主客双方势均力敌两相难分之际,中人便会出面调停,稍事休歇再论,停一次为一番,以此类推。当初卫玠与谢鲲在豫章秉烛长谈,一共七番未分胜负,而大将军王敦终夜插不上话,只能陪座当调停。一时传出,亦为佳话。

“然也”

屏中人畅然道:“闻此一番,已足以教人搓掌而赞也华亭美鹤擅咏、擅辩、擅鸣,当为其彰矣”稍稍一顿,再道:“嗯,叔云虽年岁稍长,然亦足堪辩名”

王侃本欲作言以待二番、三番,听得屏中之人已然作决,又见纪瞻目光如火、银须滚动,当下便捉着茶碗慢慢转身避过,默不作声。

“便如此”

目光逼退王侃,纪瞻缓抚银须,沉吐一口气,朝着谢裒点头以示感激。纪友乃是纪瞻一脉单传之孙,其父早亡,纪瞻虽待其严苛,实则寄以期许,怎愿其声誉受损

谢裒微微一笑,徐徐踏出亭中,心中则道:瞻箦恐怕待我已久矣

ȻҲ

刘浓见谢裒终于迈出亭中,面上虽未见痕迹,心中却由然一松。之所以择此论再述。且故意有所保留,正是方便纪友抓住自已的漏洞而辩。如此一来,自己便可进退有据,将其势徐徐导至焦砟态势而这时,依清谈规则,自会有人出面调亭。

但谢裒亦真能忍。此时但凡深通玄理之辈皆可辩出,纪友已属枯木强发、难以再续;而刘浓面不着色,每每出言渐呈浑然一体、无懈可击之势。

若再持续,便着形迹

莫论胜败,皆非刘浓所愿

谢裒瞅着刘浓赞许的点头,随后环顾四野,朗声将辩论以和局作决。纪友经此长辩,酒早已尽醒,背心却渗满了汗被风一吹。幽凉浸骨,神色复杂的瞅了瞅刘浓,一挥宽袖,黯然离去。

“谢过,老师”

刘浓双手缓缓挽在眉前,朝着谢裒深深一个长揖。

“瞻箦”

“瞻箦”

“刘美鹤”

唤声不绝于耳。

一回首,红楼七友皆在不远处等待,王羲之斜倚着松树面带微笑。而小谢安正边挥拳头边奔来,谢真石提着裙摆跟着追。

谢裒捋着短须笑道:“去吧。汝之美誉,理当与友共瞻共享”

“是,老师。”

刘浓洒然一笑,转身向友人们踏步而去,眼角余光掠过林间深处,周义不知去向。悄然一转,见刘璠正背着双手慢悠悠度下山。

日薄在西,晚霞满天。

众人围着刘浓恭贺,刘浓笑言谢过,终究忍不住揉了一把小谢安的总角头。惹得他嘴角一翘,不屑的翻白眼。

众人哈哈大笑,而后,见天时渐晚,便顺着鱼肠小道慢漫而下。